現代詩中的史詩意圖

現代詩中的史詩意圖

文章游去病 發表於 2003-06-22,9:40 pm

因為是史詩書寫的版,所以我才斗膽提出我的疑問

版名「背一把史刀入詩」
讓我聯想,面對現代詩的史詩書寫時
是以史刀裁詩
還是以詩刀裁史

當荷馬那樣的神話想像是史詩
當蒙古、藏族的民間敘事詩是史詩
當某個磅礡場景的好萊屋電影成為史詩式鉅作
史詩是什麼

還原其本
撇除那個好萊屋的搞笑例子不談
荷馬是說故事的心態居多的吧
而那些部落與部落、巫師與巫師間口耳相傳的神話、傳說不單是詩,而更是維繫整個部族智慧結晶、生活技能等等的紀錄性文體。

我們現在寫詩卻已經沒有原始民族那種此乃知識唯一載體的絕對性
剩下的是荷馬的說故事心態
要忠於故事原型多少,就是重點

記得尼采好像以阿波羅式夢的藝術精神比照於荷馬
論其所以能從「地中海經濟糾紛」的圖利行徑
幻想出美女「海倫」與眾位英雄這類故事
所以一般所以為的史詩,史的意味就夢幻性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做此乃詩人以詩眼構史的方式
只不過立身現今的我們
對於美伊戰爭總不可能說成猶如一集霹靂火
相同的,面對過去曾經成為史詩的題材
也就可以重新檢視
陳大為的〈再鴻門〉就有這樣的眼力

然而在這樣的時代
在這樣各種族群逐漸以邊緣化主流自己的時代裡
可是無處不史
而又在我們的才氣縱橫慧眼所及之中
可又無處不詩

如此一來,史詩就被分散掉了
就無處不是了

我的問題是
史的質素有多少
史的取向在何方
才能讓史詩成為史詩
並因此確定史詩在現代詩中
或者現代詩在史詩中
游去病
迷詩家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03-06-20,11:00 am

00

文章liawst 發表於 2003-06-23,11:58 am

詩史是鑄劍
事件結晶為刀刃上的光

史詩是鏡面上的流放
事件映照為幻影

送君者自涯而反
君自此遠矣

因為這樣高
所以知道那麼遠

詩史是高
所以知道

劍氣沖天
故高
結晶為光
故明

意義結晶為生之滋味
打開史者的現場

讀詩即歷史現前
因滋味而現前

史詩是追尋

史是命運
詩是寶藏

魔鏡魔鏡

但寶藏鎖在未解密的咒語裡
信物裡

從信物出發
尋找解咒之密

魔鏡是指南車
流浪民族文明未遂的證明

信物開啟未來之門
通向歷史的起點

奧義

待解密的信物不是個物自身
流浪的民族不是個物自身
無自在
故那動蕩遂表象為搖滾
為藍調

爵士
古典



銅鐵

重金
重銀

鏡子是打磨成的一面金屬

命運是鏡子的高度
他們得以瞭望自己的身世

何時鏡子被打開呢
裡面藏的是什麼

空間
時間

實在是一只大幻影

鏡子本就是開著的
信物也本就是寶藏

丰富是在那個生發裡
叩動裡

丰富不是追尋得到的
追尋是歧路亡羊
窮途末路

是亡命之徒

幻影
異彩

鏡子就是信物
劍就是鏡
就是這裡
不再流浪了

流浪是橫寫的史詩
直書的詩史是自在的

當真於鏡面上的光景是命運
玩之耍之是搖滾藍調爵士等
最後由 liawst 於 2003-06-23,5:49 pm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liawst
現任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149
註冊時間: 2003-06-13,5:32 pm
來自: blackcircus

回去病兄

文章曾念 發表於 2003-06-23,3:40 pm

去病兄:您好

謝謝您和大家分享
現代詩的史詩意圖

曾念好奇並
初觀你新聞台上的詩

再加上您談到陳大為 《再鴻門》
發現去病兄詩作上詩意的串接
節奏性頗強

而這也是曾念創作史詩過程中
必要的刀訣之一

帶一把史刀入詩 毋寧說是
以詩刀入史

鋒利的刀鋒如詩
相信你我乃至於旁人均不一
取史的質素多少
依然決定於作者本身對史事或人物的瞭解
以及選擇切入的角度

對曾念而言
透過小我與歷史的對話
選擇一個較深情卻又那麼不疏離的態度面對
進而覺察自我的史觀定位
也只是ㄧ個開始而已

至於帶一把史刀入詩 成就如何
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

一波波史觀風起雲湧
相信是你我樂見的
不是嗎 :roll:
來自鱼群最深的籍貫裡
曾念
耕詩家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03-06-12,9:15 pm
來自: 曾念拔尖的想像劇場

文章阿武 發表於 2003-06-23,10:36 pm


去病兄與liawst見解之精闢
令人佩服
阿武不敢再多言
但我認同曾兄的理念和看法
不管是詩刀入史或史刀入詩都好啊!
說實在的在這個論壇裡
曾念的版是冷門一點
能多些切入點
或許可以讓這個版熱鬧些
(背一把史刀入詩)—這個專欄的命題是有點沉重
大家一起為曾兄加油吧!

又在此呼籲
早已成名或所謂老一輩的大詩人們
請背負起詩人這個名號應背負的使命吧!

頭像
阿武
卸任版主
 
文章: 441
註冊時間: 2003-06-18,4:04 pm
來自: 阿武鐵工廠

文章游去病 發表於 2003-06-25,10:22 am

這麼快就有回應
真令我誠隍誠恐

可是詠史詩與史詩畢竟不同
帶有史觀感懷、敘述重構的
早者像楊牧延陵季子掛劍、鄭玄悟夢等
也只是從詠史中變化一下
成為模擬第一人稱發言的詠史
這並非史詩

詩意之連接
節奏之運用
的確可能是構起長篇累牘史詩鉅作的練習題

但中文現代詩逐漸的篇幅小、傳統的抒情成分濃,又甚或其他什麼我不知道的原因,使得詠史易達,而史詩難尋了。


:shock:
游去病
迷詩家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03-06-20,11:00 am

00

文章liawst 發表於 2003-06-25,10:50 am

史詩的兩種沒有
一是輸人
一是自足
liawst
現任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149
註冊時間: 2003-06-13,5:32 pm
來自: blackcircus

文章佚凡 發表於 2003-06-26,6:50 am

應當如何劃分
關於悲劇之仲裁者
敘述詩 以及抒情詩?

後者顯然不太牢靠可是
個人以為的史詩都如此地帶有後者存在之氣息例如
荊軻刺秦 這部電影
很屌

現在的話題來到了史詩
布萊希特史詩劇場之概念
那個........忘記了@@
[詩學]是亞理士多德還是蘇格拉底的@@
他們兩個的名字都很像.........

應該是前者所寫的
現在又來到了一個議題
關於彼此的糾纏不清
那麼是後人情緒的介入無庸置疑

歷史哲學和歷史學有何不同?

中國文史不分家
但是必然得分家不是嗎新文學運動的時候新史學呢?
或許有過但是我駑鈍不知道而已其實啊
劉知幾[史通]不就是要如此劃分了嗎

關於敘述方式於是來到了文學當然作為一種敘述方式
然後賦予其中意義

說了這麼多廢言個人還是沒說初啥對不對
安啦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實力因為
想要邀請諸公大德前往樓下小弟所成立之新版[我們繼續開始]處賜教
謝謝了曾念兄
等你喔^^"
頭像
佚凡
尊詩家
 
文章: 374
註冊時間: 2003-06-20,9:21 pm
來自: 愛鈺家族

[亂入]敘事詩與敘事詩劇場

文章瘋狐狸 發表於 2003-06-26,2:48 pm

又是亂入,請版主見諒。

史詩(我以為「敘事詩」比較符合最初的定義)一詞,在亞里斯多德的《詩學》當中可以見到它早期的定義。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它指的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巨細靡遺地描述一個事件的作品。當時並沒有其他的文學類型,主要是以詩為主,亞里斯多德將詩分為三類:戲劇詩(Dramatic)、抒情詩(Lyric)、敘事詩(Epic)。根據學者的研究,日後的文學依據這些分類分頭演化,形成了「戲劇」、「詩」、「小說」三種主要的文類。

專就「敘事詩」一詞討論,古希臘的敘事詩至今仍有保留的,當屬《伊理亞德》、《奧迪賽》兩篇,這兩篇敘事詩所描繪的內容,雖說有人將之解讀為古希臘歷史的一部份,但其中大量的神異事件的描述,實在難以說服吾人相信那是歷史,說那是「史詩」,的確不是相當妥當,但稱之為敘事詩,則理所當然。

避免掉這個容易讓人望文生義的名詞之後,才有辦法談布雷希特的「敘事詩劇場」(Epic Theatre):布雷希特是二十世紀德國的劇場藝術家,更是一位激進的政治運動健將。他認為,建基在心理寫實上的戲劇型態,吸引觀眾投入太多的情感,這將會使得觀眾失去對真理的判斷力,於是他大力提倡一種破除幻覺的劇場型態。他運用燈光系統外露、詩體的文字、歌舞的場面等等形式上的特質,加上描述遠方或古代的故事,每一個嘗試,都朝向避免觀眾投入太多的情感與角色認同而努力。之所以命名為「敘事詩劇場」,乃是企圖指稱一種「和亞里斯多德式的戲劇不同的戲劇類型」,絕非它的內容和歷史相關。
狐狸總在發瘋的時候,開始變胖
瘋狐狸
卸任版主
 
文章: 85
註冊時間: 2003-06-12,1:26 pm
來自: 阿給、鐵蛋和魚酥……

88

文章liawst 發表於 2003-06-26,6:00 pm

洋人好多花樣

連上了存在底呼喚
戲劇與史詩有一些交談
像是一截斷流
曲水流觴地就玩起來的

但他們談的是什麼啊

史之作為一存在
曾被何種書寫碰及
或者那只是借彼山壑
說說自然

此其一

再來是詩
再來是詩史
liawst
現任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149
註冊時間: 2003-06-13,5:32 pm
來自: blackcircus

﹝安暘淺識,悄悄來混淆視聽一下 ﹞

文章安暘 發表於 2003-09-27,8:38 pm

也許「史刀」並沒有這麼沉重
誠如曾念所言是個人與歷史的對話
所夾帶的史觀亦是個人獨特的史觀和語言
和「epic」所具有的特質與格調﹝如人與自然的抗衡、英雄式書寫、磅礡宏偉的語言﹞是不盡相同的。
不論是以史刀裁詩或以詩刀裁史
個人以為並不是一種史詩式的書寫
而是透過詩的形式表達個體與歷史的連結與反射
這麼說來的話
似乎能較為減輕背負「史刀」書寫的沉重
通往香格里拉的洞口積水
據說這條路直達地球心臟
該是讓喇嘛轉動經輪的時候
逆時針嗡瑪呢貝美吽
安暘
耕詩家
 
文章: 22
註冊時間: 2003-06-20,5:52 pm
來自: 墨綠色年代

好深奧喔

文章blueeyes 發表於 2004-01-11,7:24 pm

這個主題我好陌生
覺得好深奧喔

淺薄的我原以為
就是用詩寫歷史阿
無論重構歷史圖像
或是對歷史重新反省
或對某個歷史人物 事件 詠嘆


想得真簡單
前輩們說得好深奧阿
只是一種方式
blueeyes
愛詩家
 
文章: 1
註冊時間: 2003-07-01,11:44 pm

Re: [亂入]敘事詩與敘事詩劇場

文章佚凡 發表於 2004-05-21,2:47 am

瘋狐狸 寫:又是亂入,請版主見諒。

史詩(我以為「敘事詩」比較符合最初的定義)一詞,在亞里斯多德的《詩學》當中可以見到它早期的定義。用現代的語言來說,它指的是以第三人稱的角度,巨細靡遺地描述一個事件的作品。當時並沒有其他的文學類型,主要是以詩為主,亞里斯多德將詩分為三類:戲劇詩(Dramatic)、抒情詩(Lyric)、敘事詩(Epic)。根據學者的研究,日後的文學依據這些分類分頭演化,形成了「戲劇」、「詩」、「小說」三種主要的文類。

專就「敘事詩」一詞討論,古希臘的敘事詩至今仍有保留的,當屬《伊理亞德》、《奧迪賽》兩篇,這兩篇敘事詩所描繪的內容,雖說有人將之解讀為古希臘歷史的一部份,但其中大量的神異事件的描述,實在難以說服吾人相信那是歷史,說那是「史詩」,的確不是相當妥當,但稱之為敘事詩,則理所當然。

避免掉這個容易讓人望文生義的名詞之後,才有辦法談布雷希特的「敘事詩劇場」(Epic Theatre):布雷希特是二十世紀德國的劇場藝術家,更是一位激進的政治運動健將。他認為,建基在心理寫實上的戲劇型態,吸引觀眾投入太多的情感,這將會使得觀眾失去對真理的判斷力,於是他大力提倡一種破除幻覺的劇場型態。他運用燈光系統外露、詩體的文字、歌舞的場面等等形式上的特質,加上描述遠方或古代的故事,每一個嘗試,都朝向避免觀眾投入太多的情感與角色認同而努力。之所以命名為「敘事詩劇場」,乃是企圖指稱一種「和亞里斯多德式的戲劇不同的戲劇類型」,絕非它的內容和歷史相關。

謝謝狐狸前輩指教
也感謝啊廖前輩

的確洋人的把戲似乎太多了

現在來到了一個觀念
口傳歷史

這麼說好了民間故事即為
口傳故事

口傳歷史更帶有些許的價值
在很多學科上面皆有所助益這點小子不再多談

神話 和 傳說
截然不同喔前者是以原始思維解釋世界
並非有神即是神話後者
絕對是一種對於神話的註解.補充說明

因為那是最初的 最先的
必然回歸

史詩劇場
小子並非論述其和[歷史]之間的任何交媾
這麼說好了 [歷史]此一詞彙可以說是很沉重之組成
現在來到了小子之前所提的
歷史哲學 與 歷史學

布來西特所希望給予的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呢

後人情感的加入
是否會是認定的原因?

你可以說後現代也可以說大寫歷史
問題是

你如何地書寫
而不至於變成了所謂[後人情緒的介入]而造成了竄改

後人當然能夠介入其中的情緒
如同孔子宗周

但是 如何才能不竄改
並且保持其新意
或許才是最重要的吧

此在與世界同在

如此地相信著
當然了以上祇是小子拙劣的想法而已還請指教謝謝所以

拙作將名為[後面,始終沒有]
頭像
佚凡
尊詩家
 
文章: 374
註冊時間: 2003-06-20,9:21 pm
來自: 愛鈺家族

文章wanderwind 發表於 2007-05-19,7:23 am

看見去病兄的疑問和諸位前輩的答覆,愚人覺得此討論甚為有趣。

很多年前,當西方漢學初萌的時候,就有人在問:為什麼中國沒有史詩?這是以希臘羅馬文化為祖的西方漢學家的問題,他們對史詩的定義,瘋狐狸前輩已述,愚人不敢獻醜。

這個西方漢學家的問題,在某一個程度上是很蠢的,這等同問為什麼希臘羅馬文化沒有中國詩經風雅頌如此分類的詩歌。在另一層面,這個問題點明了一個很清楚的事實,在中國詩歌傳統中沒有西方定義下的"史詩"。

中國詩歌傳統難道沒有歷史?當然有的,只是中國詩歌傳統中的歷史運用跟西方史詩傳統非常的不一樣,愚人認為至少有三種方式:

1. 詠史:把某一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作詩歌材料,抒發感想。例子:杜牧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以六朝興滅為靈感,末段感發詩人己身無奈與感慨。

2. 造史:將歷史或現況加以藝術手法表現,但事件與詩內容不一定相符合。例子:杜甫 《兵車行》寫征人辛酸,但是詩中內容都是真的嗎?真的像記者一樣衝到現場去做現場報導嗎?還是杜甫經過藝術構思,以詩的題材敘述從某個角度看歷史現況,但內容不一定完全真人真事?但後人稱杜甫此類詩作為"詩史",這是尊敬杜甫致力呈現歷史概況於詩中的成就,但這不代表杜甫詩作是"史詩"。

3. 介入歷史造就:這是中國獨特的自詩經傳下、漢朝摹造"風"與"樂府"傳統,冀盼以詩作反映民間疾苦,作為在上者的社會改造的依據,相信詩人可影響社會、改造歷史發展方向的理論。例子:毛詩大序。

一把史刀入詩,還是一把詩刀裁史,其實在中國詩歌傳統中都可以見到,要現代白話詩走西方史詩傳統,愚人也無反對意見,反正詩歌能發展的面向越多,創造力就更豐富。不過若是硬要把西方"史詩"觀念套入中國傳統詩歌寫史手法,愚人認為大大不妥。如Liawst前輩所言,洋人好多花樣,比較研究洋人的花樣跟中國詩歌過去幾千年的花樣,愚人覺得非常有趣,但是把洋人過去的花樣,等同中國過去的花樣手法,那等於是大家把拉丁文當文言文,不妥不妥。

但中文詩歌有發展的使命,"歷史"這件事要用什麼角度寫進詩裡,愚人樂觀百花齊放,中國花也好,洋人花也好,只要馨香自成,皆是春園。

愚人淺見,不吝指教。
偶然詩人
wanderwind
耕詩家
 
文章: 34
註冊時間: 2006-05-24,10:35 pm
來自: 沒殼的地方


回到 〈史詩〉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