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冯至诗歌兼论五四时期诗体发展趋势

评冯至诗歌兼论五四时期诗体发展趋势

文章k8679 發表於 2016-12-13,5:07 pm

冯至十四行诗第二十七首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冯至是我国诗人里面着力把十四行诗(商籁体)这一西方诗歌形式和我国白话结合的诗人
商籁体诗歌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原属于中世纪欧洲民间流行并用于歌唱的一种短小诗歌。 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之后,这种诗体获得广泛的运用。意大利的诗人彼得拉克成了运用十四行诗体最主要的代表。是一种西方的格律诗体
把这种诗体引入我国的诗人很多,但多数不成功,这条路上走得比较远的就是冯至,商籁体的换韵,音步,固定的行数,长短,都在冯至的诗歌中模仿和实现过
全诗歌一共14行,前两段各4行,后两端各3行,这和商籁体十四行诗的分段完全一致,而且每行的长短大致相当,这首诗歌的韵脚是模仿商籁体换韵ABAB CDCD 这种形式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受”和“有”同韵,“迹”和“起”同韵,后面的依此类推,冯至在这种严格规则下写出的诗歌,内容还能有一定的思想性和精神指向,显示出高超的技巧和文学创作能力,刻意模仿商籁体的形式进行现代诗歌创作,跟填词难度差不多,难度是很大的,闻一多、孙大雨等人较早尝试这种诗体的创作。闻一多在《谈商籁体》一文中说:“这体裁是不容易做”,“一首理想的商籁体,应该是个三百六十度的圆形;最忌的是一条直线”。
冯至的这种文学实验在他看来是成功的,而且他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被忽略了,诗歌为何要从传统格律诗歌走向越来越格律自由?
格律固然可以为诗歌带来一定的美感,但固定行数,字数,音韵的限制使得内容很难表达出超出某些题材之外的意义,民国时期西方文化引进我国,但商籁体诗歌在西方也属于没落的诗歌题材,无韵的自由诗歌兴起已经是一种潮流。白话文运动中大量我国的白话诗歌采用了完全自由的韵律形式,也出现很多优秀的作品,冯至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把格律技巧当作了诗歌追求的目的
但令人惊叹的是冯至的水平却是很高,他的模仿商籁体诗歌不仅形式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诗歌还有一定的内容和思想性,而没有流于空洞,但这是其他人所做不到的,一种太复杂的工具只有少数人能运用到这种境地。
冯至以外也有不少人模仿十四行诗,但多数只是行数模仿一下,而且出现了大量附庸风雅的伪莎士比亚风格的抒情诗,追求形式的结果往往徒具形式,于是这种把西方格律引进我国白话诗歌的做法最终还是失败了。
不过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个风潮的始作俑者,还是能感受到冯至对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认真态度和热情。

这首诗歌分为4部分,每个部分都就生命的意义展开叙述,无论起句转折,结尾都和形式十分吻合,就好像十四行这种诗体就是为这首诗歌量身定做的,细节毫无生硬牵强之处。
而抽象阐释生命意义这个主题也比较大,而且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冯至以外的其他我国诗人,很少能做到把十四行诗的形式充分带到汉语诗歌中而又如此不留痕迹的,这显示出冯至高超的文学水平。
但这首诗歌与民国时期的现实是完全隔绝的,它是一首纯文学作品,现实背景,时代特征在上面几乎没有任何体现。
虽然它所涉足的题材是宏大的,但在当时我国面临着深刻危机,暴风骤雨般的环境中,同时又是虚无的。冯至的思想局限性在这首诗歌中也体现出一部分,他不是一个立足现实而进行思辨的诗人。
这种思辨放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可以,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思辨恰恰不是重点,而是躲在象牙塔中的文学。

这在冯至作品中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他的大部分作品几乎都不反映社会现实,放在任何一个时代背景下都可以读。但在民国时期巨变环境下进行这种创作则是避世和消极的,冯至可以算一个脱离时代的大师,但同时也是一个根本无法看清时代的凡人,他的文学实验可以推行到把两种文化完美融合的状况,但同时他对文化走向的判断和时代人性的洞察又很片面。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根本意义上并不是把西方的东西搬进来而是把我国的文化从传统束缚下解放出来,而放弃我国本身就有的诗歌格律而学习西方的诗歌格律在文学解放层面上并无实质的意义。
k8679
懷詩家
 
文章: 103
註冊時間: 2015-06-08,2:05 pm

回到 〈現代詩史〉&〈詩學理論〉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9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