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詩作賞析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08-12,6:29 pm

震央


◎ 季閒 /2015-7-30


他們聊起昨天的地震時
窗前的瓶花恰巧晃了幾下
當他說整個晚上搖了七次時
花的顏色似乎更嬌紅了些

一天裡總會有些流言會飛過窗前
百葉照例換了個姿勢
掛鐘卻是繼續走著他的不快不徐
鄰家的鋼琴聲早上十點準時出來串門子

一隻鳥銜來昨夜酒瓶吐出的
囈語,晾在枝頭上曝曬
剛好流言回頭 與鋼琴聲碰在一齊
品頭論足之際
賴床的剪刀悠悠醒來,怒道

是誰?把陽光剪碎了一地

百葉裝作若無其事
流言和鋼琴聲飛快溜走,瓶花與
全世界卻又再搖晃了起來


雪硯賞讀
      

  「震央」是甚麼?據專業的說法,地震幾乎皆在地表下發生,因此距地表有一深度,地層錯動的起始點稱作震源,震源往上方投影到地表處稱作震央(全人百寶箱辭條)。「震央」在此處觸動了詩人季閒的內心,而展開了一首詩在身心內外的流動;一首詩竄出了季閒的對聲音的臨即感,那就是人的聲音,聲音引發的意義與生活究竟會出現怎樣的摩擦或震盪?季閒首先不耐於一種聲音,叫流言;流言是這一個震動的禍首,流言是一種現象的延盪,威脅著生活,因此成為一種生存的可能的震央。

  人活在囈語、流言與鋼琴聲裡,人可以是一朵花也可以是一朵嬌豔的花,人可以在時間之外或時間之內看流言走過,人確然離不開言論穿鑿的世界,季閒說,「鄰家的鋼琴聲早上十點準時出來串門子」〈第二段〉,也就是說人離不開因為生活產生的必要的非必要的所有對話,離不開對話之後的「後遺效應」。所有的流言,一開始就是以「鋼琴聲」的姿態出現的,季閒在詩中緩緩寫來,不急不徐,胸中自有城府。季閒以怎樣的詩的筆法,處理所謂的對話的「後遺效應」?我們看:

  是誰?把陽光剪碎了一地(第四段)

  陽光在詩中暗示的是一種生活的希望,當它受到流言干擾,被剪碎一地,等於生活受到威脅,沒了希望。季閒使用一個伏筆,在第三段的末尾安排了「賴床的剪刀悠悠醒來」,意即沉睡的內心緩緩甦醒,然後,始有一聲巨大的怒斥,代表生之覺醒。詩寫到這裡才有個依託,有個迴環,對流言的出沒才有個篤定的應對。

  末段,「百葉裝作若無其事/流言和鋼琴聲飛快溜走,瓶花與/全世界卻又再搖晃了起來」,繼續一種無奈,一種離不開的流言的搖晃。百葉窗灑碎了時間,陽光的移動就是希望的移動,陽光與時俱進,但百葉窗始終不出聲音。百葉窗讓流言穿透,就像你我的耳朵讓流言穿透,「百葉裝作若無其事/流言和鋼琴聲飛快溜走」,這是季閒的筆法,敲擊著讀者的心靈。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08-22,5:57 pm

詩想四部曲


◎  麥聿   /2015-08-15
 

我思在貓失控的備忘錄裡
夜來,撕在鼠窩
等著交換鉤傷鰓的魚

我思滂沱挾帶著泥砂
沖倒廟口的石獅
浮著一隻木魚

我思只剩穿孔的軀殼
掛在拿下日曆
疲累的牆上

我思最後落在熟悉的唇上
準備黏著妳要吐掉的口香糖
活在妳指間三秒鐘


【雪硯賞評】


  古人所謂「風骨氣韻」,我們用現代人的觀點簡單理解,指的就是創作者本身本具的對作品所賦予的藝術要求、美學目的及文本內在的意象的鋪陳、節奏的伸展、律動的生發等等。當然,對當代新詩創作能做到這個水平的,沒有對詩的創作具有強大的理念、責任感或情感深度的,想當然必定緣木求魚達不到預期的成果或可能的花團錦簇、藍天白雲。麥聿是我在論壇最近發現的,作品表現風格可以在「風骨氣韻」之間,賞析、琢磨的優秀詩人。

  「詩想四部曲」這首詩表現出來的意象是驚人的。作者麥聿掌握了一個重要的訣竅,那就是自己不說話,讓意象說話。所以,一個飽滿的內沿空間,必然延宕著無限延伸的詩想;麥聿隱喻了一首詩的美學目的,詩行之間錯露著詩的語言的實驗性,造致它佈下的隱喻成為一種尖刻的「自我對話」。面對意象的流動,高度的文字警覺,儼然是一次詩的覺醒,文本內在迴盪著令人著迷的詩性價值,其實就是一種身為詩人的美學態度。

  麥聿以較多的個人生活經驗,涉及「陌生化」的語言技巧,透過一種疏離的觀看,重新審視或辨認自我成長的認同以及那些人性深處的淋漓感傷,而其實這些都是一首詩必具的深度省思與文字錘鍊。麥聿並且在「詩想四部曲」裡闡示了,詩是「語言經驗」的深刻表達這個理念。詩想的絕對在於吸收「生存經驗」,並轉化為透皙的「語言經驗」;我們追求語言深刻的舞踊及美感不停止的飄拂,為詩想的極限尋覓詩的經緯與縱深。

  其實,「詩想四部曲」強力表現在詩行之間的語言張力,讓我們瞭解詩從來就不是語言的工具,也讓我們認同「風骨氣韻」不在文字的表現上追求意義。至此,我們當然明白,一個好的詩人在面對語言時恆常的沉著與警覺,將有助於完成一首詩的表現意圖及藝術關懷;這些,麥聿可以做得很好。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08-22,6:10 pm

截斷


◎ 郁楓逝人 /2015-08-17


由耳朵開始 鑽進音樂 像蠟燭
軟化 而後被怒火點燃
一縷縷黑煙——

從腳尖蔓延 冰凍般的孤寂
僵硬 被黃昏擊碎
一抹抹水泡——

在夢的核心 聚變的熔漿
窒息 焚風愛撫孩童
一具具軀殼——

於白雲之梢 淡漠的邊緣
濡染 醞釀著的彤雲
一滴滴哀曲——

和虹影一起結束 七彩的形體
抹去 在某個仰望者眼中
一絲絲依戀——



【雪硯賞評】 
     

  一首詩佈下的詩行,「記號句」與「記號義」之間,可以顯示生之能量,也可以讓一切抹去;也就是說,文本內在的多義性,往往有著發人深省的詩性啟發,鼓舞讀者進入意象,進行知性探索或感性垂顧。詩人郁楓逝人在這首詩裡,給出了五個情境──一縷縷黑煙/一抹抹水泡/一具具軀殼/一滴滴哀曲/一絲絲依戀。詩裡具現強大的悲傷襲捲讀者的心靈,詩意暗示曾經擁有的不會再回來了,帶著生命層面的理知,反芻「殘缺」的本質,要透過詩的語言,回到生命本身。

這首詩是五個斷章的組合,「截斷」當做詩題,很有意思,給讀者一個朦朧的想像。但其實一點都不朦朧,有些愛恨是刻骨銘心的,郁楓逝人很有技巧的雕琢詩意,平靜得不露痕跡,終而語言剔透異常,質僕感人,意象飽滿而豐富多義;例如:

  從腳尖蔓延 冰凍般的孤寂
  僵硬 被黃昏擊碎
  一抹抹水泡——     〈第二段〉

是誰離開了,「冰凍般的孤寂」從腳尖開始,「被黃昏擊碎」成為「一抹抹水泡」,然後,不知終始。有一種哲學的況味,從生命的「殘缺」逐漸拉開詩的空間,形成思想的高度;「殘缺」介於存在與非在之間,撞擊生命本然的缺憾,有意無意醞釀詩的魅力。我們深知「被黃昏擊碎」是一個「閱讀刺點」,深深紮近讀者的心。詩的「穿透力」於此環繞、跌宕,因為詩想奇崛、隱喻得當,而又跡近曠緲。又如:

  於白雲之梢 淡漠的邊緣
  濡染 醞釀著的彤雲
  一滴滴哀曲——     〈第四段〉

用語言重構現實的經驗,驅遣文字超越現實的想像。郁楓逝人透過「一滴滴哀曲」解構了舊價值無以為繼的心靈救贖,對人性的思辨在詩的某處,與自己的過往不停止的對話。「截斷」,把生命的節奏帶到思維的高地,因為給予一個轉寰,調和知性相對必要的隱匿,促使感性與哀愁重疊,郁楓逝人穿過詩的存在視境,讓這首詩表現了亮眼的「存在」。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09-02,6:29 pm

公園


◎  米米 /2015-08-21


我們坐在公園內,一言不發
盛夏蟲子的鳴叫就意味著草木收合得還不夠
這時你最好把體內的一串噪音抽出來
讓更大的噪音折騰
就如夢中的囈語被厚實的列車輾碎後
我們就可以安靜坐下
細看破碎的雲跌進臉頰
淌過下垂的體毛
即管願意或不願意它成為腳下的苦難
最後還是流進沙子內
繼續等待漫長的輪迴
你說這吊詭嗎
我們期待的星期八
火星上的日曆就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張揚
這時如果你要約定一個夜觀蟲洞的日期
就必須拿第七日作為抵押
抑或
一種永不回去的初衷


【雪硯賞評】


  這首詩在衝破意象的藩籬時,表現了詩的勇氣;作者米米讓語言的風格在時代性的價值取向中,擷取當代新詩的可親與詩意的寬廣,頻頻摧動讀者誘發智性的感知,他毫不費力地克服詩想濃濁、意象瑣碎與語意失焦的糾纏。例如:

  這時你最好把體內的一串噪音抽出來
  讓更大的噪音折騰
  就如夢中的囈語被厚實的列車輾碎後
  我們就可以安靜坐下        〈3~6行〉

  詩中「更大的噪音」就是外在的「噪音」,「噪音」改變現實的情境,也可能在個人社會化的過程中,生發、層疊力不能及而接受的,或大或小的各種衝擊;「噪音」於此,自然毫不含糊的伸展、擴大個屬的「象徵系統」,並衍生當前的詩想脈絡。米米有意無意穿過自身處境,尋找存在的意義,但其實「安靜坐下」之後,必需面對的是更大的「噪音」與來自於存在的無窮的熙嚷、殘缺與試煉。米米如此描述:

  即管願意或不願意它成為腳下的苦難
  最後還是流進沙子內
  繼續等待漫長的輪迴
  你說這吊詭嗎          〈9~12行〉

  「腳下的苦難」,寓意人生的苦難,「沙子」暗示時間的流逝,對於這些,米米提到了「輪迴」,「你說這吊詭嗎」;「弔詭」兩個字打翻了詩裡原已塵埃落定的平靜,他要的是人生的答案,他不要「輪迴」。公園裡的或說體內的「噪音」越愈衝刺向無邊的曠野,一支被埋沒的「生的慾望」在他體內演化著尚待解決的存在的目的。所以,詩的末後,米米進入一個夢想的沉窠:

  我們期待的星期八
  火星上的日曆就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張揚
  這時如果你要約定一個夜觀蟲洞的日期
  就必須拿第七日作為抵押
  抑或
  一種永不回去的初衷        〈13~18行〉

  米米熟練的掌握意象的起伏,讓符號在語言的「任意性」裡更能張顯詩質。而站在一個「期待」上築夢、超越現實與相對而來的時間的幻化,一些符號形式〈符徵、符旨〉的連鎖與心中臆想混合而成的個殊表達,其實要讀者以語言自身的觀點發揮想像,尋求解讀的路徑。

  米米透過一座內心的「公園」,欲意構建自我關係的認同;當一種失控的內在秩序危及自身存在的目的時,其中顯現的自我價值亦相對形成不停歇的焦慮影響。詩末觸及的幻境以時間紀元的顛覆性做智性探索的元素,形同「太虛幻境」對人性的針砭,呈顯存在與非在之間的緲遠疏離,糾結的黃樑大夢,教人莫之如何,米米面對自我存在的意義時,如此做結「抑或/一種永不回去的初衷 」,語中充滿無奈。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09-02,6:40 pm

廢墟之影

◎ 季閒 /2015-08-22


烽煙與炊煙豈止是一字之差
裊裊站起的姿態
應非只為撩撥上帝與狼的眼睛,而
我已經看到灰燼冷然的笑意

一生能放幾次火?
燒一把日子,溫酒與歷史共飲
再從墳裡醉醒,躺著
看 諸星與螢火的奔忙
傾聽近而復遠的嗩吶 和火的
熄滅聲

把意象連結到腐朽 香菇
會仰起頭來
像詩裡又黑又亮的句子,單腳
站立在隱晦上,挑釁春風與野火

雨聲正兼程趕來

烏雲與鏡子激辯雙鬢的顏色後
逐漸失溫,雨也接近眼角了
桃花與玫瑰都渴望著裸退
誰能透徹,隔著虛無與愛情對望
端詳驚蟄與裂痕的關係


【雪硯賞評】
  

  我們隱然察覺,「廢墟之影」裡全部的知性,剛好是季閒寫下這首詩時感性的全部。季閒在字裡行間流露了「浪漫主義」潛向人神邊陲與禱詞共生的蒼茫感性;一開始,美學的悸動即上升為象徵的視野,逐次向敏銳、妥貼及兼帶有自省意味的語言,竄過「烽煙與炊煙」、「上帝與狼」、「火與熄滅」、「春風與野火」、「桃花與玫瑰」、「驚蟄與裂痕」之間,一座座心靈圖騰,秉持詩意,而建立起冷靜、滄涼、驚異而俱哲思的符號「關係群」。試舉第二段:

  一生能放幾次火?
  燒一把日子,溫酒與歷史共飲
  再從墳裡醉醒,躺著
  看 諸星與螢火的奔忙
  傾聽近而復遠的嗩吶 和火的
  熄滅聲

  「一生能放幾次火?」,「火」的意象對應上段末行「我已經看到灰燼冷然的笑意」,類此滄桑之感,警醒中,令人為此詩豐饒的意象感到驚訝。「與歷史共飲」、「從墳裡醉醒」形成上、下文間的對丈關係,這個關係等於一把鎖,鎖住了一個「覺醒」。實質,符號上被認定的「關係的生成」與「關係的界定」,撐持著語言的系統脈絡,意象的多元視角相對於美學意義的豐富「能指」,往往可以帶動,一個站在共時基礎上的語言價值關聯,形成詩的內省力量。猶如第三段:

  把意象連結到腐朽 香菇
  會仰起頭來
  像詩裡又黑又亮的句子,單腳
  站立在隱晦上,挑釁春風與野火

  用生命意識強烈突顯的主體的「在」,季閒用了很好的比喻:「像詩裡又黑又亮的句子」,這樣的一句話正如美感的再現,「站立在隱晦上,挑釁春風與野火」,成為隱性敘述〈覺悟〉的中介,寄託著人生走向大寂寞之後的自覺的可能。而「香菇」作為隱喻的主體,透過悟性粹取的生的力量,再一次促使語言結構的憑藉,在知性與符號之間茁壯,大量形成文本內蘊知感交錯的柔韌、堅實。至此,「廢墟之影」,近乎詩人的懺悔錄了。末段:

  雨聲正兼程趕來

  烏雲與鏡子激辯雙鬢的顏色後
  逐漸失溫,雨也接近眼角了
  桃花與玫瑰都渴望著裸退
  誰能透徹,隔著虛無與愛情對望
  端詳驚蟄與裂痕的關係

  「驚蟄與裂痕」,就像一趟懵懂的獻祭,翻轉生命之前的供桌,找不到回家〈醒悟〉的路。「誰能透徹」〈參透〉,望著那種「關係」,端詳懺情的終始。「雨聲正兼程趕來」,意味著回到現實,回頭看看現實的處境;「桃花與玫瑰都渴望著裸退」,因為時不我予了。然後,「虛無」成為存在的主體,當愛〈歷史〉已成往事。

  「廢墟之影」,寫人生也寫自己,內蘊於獨特風格的精煉語言,其隱喻、換喻之間,美學元素不求張力而張力自成,又人生歷練內括於書寫策略之中,文本掙脫傳統「寫實主義」框架,而自然彰顯一豐富可感的象徵體系,令人印象深刻。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09-19,1:54 am

以前

◎ 靈歌 /2015-08-22


當一切回到以前
枯葉蝶參禪
竹節蟲入定
我卻撩撥春天
讓爬牆玫瑰一路刺青

回到以前之前
推開一扇扇虛掩的門
翅膀集結烏雲
每一座牆回擊尖銳音

著裝之前,粉飾忐忑心情
每一輛列車
輾碎回程的票根
重返妳的簷下,擺滿花果
無法忍住讓自己肥沃

所有的以前,靜默著春雷
茶樹焚過的灰燼
閉關泥中,等著三月的味蕊
重新回魂


【雪硯賞評】


  當「枯葉蝶」和「竹節蟲」在「參禪」「入定」的時候,論者所謂的「期待視野」,正在撩撥一只變調的春天;「期待視野」本來是1970年代德國「接受美學」的核心理論,意謂讀者與文本的關係,在歷時性的或共時性的閱讀現實中,審美距離有助於特定歷史時刻的「期待視野」,達成視域融合,並針對「文學演變」的包括文本、修辭、風格與閱讀價值、社會關係等等的關聯,尋求一文學作品的實質意義。有鑑於此,看待「以前」這首詩,直覺有一片廣袤的屬於作者的「期待視野」隱匿其中,間或顯現作品語義生發的潛能。當作者靈歌以清晰的回憶,細膩的捕捉生動的情緣、情感及其流變時,他是自己的讀者,看著另一個,被命運擲入天涯的自己,沉淪在情變中。「當一切回到以前」,他想介入那個「文本」,去挽回一首詩,一首落入水裡或埋進土裡而不再回頭的詩,那是他的在文本彰顯的「期待視野」。

  俗謂:「醉後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人生就像一個劇場,走馬上演時,在不得不裡沒有行不行,只能認著定數,一路前行。就像古道、西風、瘦馬,遇到夕陽西下了,才知道斷腸人在天涯。「酒濃」或「情重」,空留遺憾或愁腸百轉,靈歌的語言是土裡的新芽因緣時節到處探頭,就在三月頓入懵懂,視野的重構,留給自己一個永遠的斷代。所以,情到深處即是詩。讀靈歌的「以前」,我想到名重千古的陸游,那首越過千年的《釵頭鳳》: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被後人填了曲,滿腔的愁怨,抵不過一個緣慳;在陸游筆下哀切苦楚,哀音撞人心腑直接明瞭,但詩情詞意披了一裳舊衣,韻腳迴旋不再,當然,這是古人的表達方式。現代人音韻明朗不再顢頇,往往是後設的全知觀點,醒人耳目。譬如,靈歌退居「隱身作者」的身分,愍著傷痛讀自己,讀自己「當一切回到以前」身外的那些感情的氛圍,「我卻撩撥春天/讓爬牆玫瑰一路刺青」,很像余光中,節奏感很美,很好的句子。「一路刺青」,安靜的痛,卻有不安靜的想望,高明的隱喻,反襯心中一股堅強的意志,文字漾著一股明度,讀起來舒服。又如第三段:

  著裝之前,粉飾忐忑心情
  每一輛列車
  輾碎回程的票根
  重返妳的簷下,擺滿花果
  無法忍住讓自己肥沃

  就像靈歌在你身邊講故事一樣,「著裝以前,粉飾忐忑心情」,聽起來那般懇切;「擺滿花果/無法忍住讓自己肥沃」,又來一個反襯,糾緊人的心神!靈歌緩緩讀著自己,把每行音節都調度得宜,要讓節奏感帶走你的共鳴。「無法忍住讓自己肥沃」,倒裝句,懸著多少對自己的疼惜,接收了詩中隱隱的「期待視野」,像一支舊情綿綿的低音喇叭,在陰鬱的天空偶然探頭,「期待視野」忽然成了一個美學上的隱喻。缺憾被隱喻了,刺穿情愛描述的全部,「肥沃」與沖溢心靈的悲傷對望,靈歌忠實於自我閱讀的實際,不忍提及疏離或其他,「肥沃」成了一種人格成長的悖論,這是詩眼所在,因為這二字讓整首詩動了一下。末段:

  所有的以前,靜默著春雷
  茶樹焚過的灰燼
  閉關泥中,等著三月的味蕊
  重新回魂

  春雷初動的時候會灑下希望的花雨,「茶樹」該當新綠,但「所有的以前」春雷不曾響起。「回魂」彷彿定音的鼓聲,「重新回魂」是「期待視野」的展延,靈歌用「茶樹焚過的灰燼」隱喻一種幻滅,揉在泥中,他以「閉關」為名,等待「三月的味蕊」一個也許可能的出現,但那是「所有的以前」的事了。行文至此,全詩以「期待視野」出發,又以「期待視野」終結,「期待視野」如此這般,都在靈歌討巧的隱喻中。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09-19,2:08 am

我有一個媽媽

◎ 靈歌 / 2015-09-10


──記伊拉克孤兒院的小女孩,
  在地上畫一個媽媽……



我有一個媽媽
隨時握住我的手
在屋裡,在路上
在所有炸彈掃街過的土地

我有一個媽媽
想她時就用我的筆
用我隨時撿拾的小石塊
畫媽媽嘴角摺成的紙船
划進我夢中的月亮

我有一個媽媽
她是我隨身的防空洞
當寒流挖空我的身體
她會塞進一個火爐
鋪一床暖暖的被子

我有一個媽媽
她永遠不會死,不會離開
子彈射不穿,炸彈轟不碎
時間很老很老了
她還是年輕,像春天的太陽
像戰爭沒來之前
滿園子的鮮花

我有一個媽媽
大家都說她不在了
要我別哭,乖乖睡吧
媽媽在夢裡張開雙手等我
我很累了,小朋友在床上鋪了墊子
我在地板上用粉筆
鋪一個緊緊抱住我的永遠愛我的媽媽



【雪硯賞評】



  「我有一個媽媽」是這首詩的題目,附記了一小段令人驚異的說明:記伊拉克孤兒院的小女孩,在地上畫一個媽媽……。因為戰爭,所以我們在這首詩中,特別能感受作者靈歌所闡揚的人性的悲憫與關懷。

  靈歌把詩題「我有一個媽媽」用在每一段的首行,暗示小女孩純真的對媽媽的想像,或說因為思念媽媽渴望媽媽的愛,甚至可能也許期求遠離戰爭的無所不在,當媽媽不再回來。小女孩成了孤兒,「在地上畫一個媽媽」,因為她需要媽媽,讓媽媽穿透心靈,可以永遠陪伴她,愛她;戰爭還在頭上巨吼,她卻看著地上浮現的媽媽,展露無窮的珍愛、憐惜、微笑與哭泣,這是幼小的孩童向天地、向戰爭索愛的方式。

  所以,靈歌透過小女孩的口說:「我有一個媽媽」,讓戰爭在小女孩的悲痛裡無所盾形;戰爭不期然成為隱性的主體,如同小女孩坎苛命運的替身,所有繫結人生的愛恨情仇都將披上一襲戰爭的陰影。但小女孩不懂戰爭,她也不知道戰爭為甚麼把媽媽帶走,她能做的就是想媽媽、在地上拾起石塊或粉筆畫媽媽或哭媽媽。戰爭的無所不在與小女孩的天真無邪營造的巨大張力,令一股悲憫自文本襲捲而來;不分地域國籍,悲憫永遠在,「我有一個媽媽」做為一個戰爭邊緣「反戰」的形像,靈歌一歎再三採用了修辭上「類疊」的手法,使敘事結構開朗透明,突出小女孩的天真爛漫及純摯的真情,就美學上,類此「重吟疊唱、迴旋反覆」的文字效果,除了情節上的前呼後應,其實就為小女孩的心理起伏及心靈想像構建了一和諧飽滿、真摯動人的「象徵敘述」。戰爭與小女孩的不解之緣,靈歌洞視如此這般的顛躓關係,他寫下:

  我有一個媽媽
  她是我隨身的防空洞
  當寒流挖空我的身體
  她會塞進一個火爐
  鋪一床暖暖的被子      (第三段)

  「防空洞」對應的是空襲警報,或者被用來比喻那些遠方的、若即若離的、散落戰場的可能的死亡,多重喻依底下,就在意象的邊境,「我有一個媽媽/她是我隨身的防空洞」,「我有一個媽媽」如此被祭以文本最溫馨的隱喻,但它是悲傷的,甚至是悲壯的,因為它是文本維繫人性關懷與戰爭對抗的唯一武器;「當寒流挖空我的身體」,意味著任人宰割之下的那個處境像「寒流」,但因為「我有一個媽媽」,她〈小女孩〉感受到了超人性的溫暖,這個透過一個幼童虛構的人性,其實還收留了戰爭的不義及生命的不知所終。

  對於戰爭的反諷,靈歌藉助「我有一個媽媽」這六個字隱喻了戰爭的如影隨形,繼而轉喻小女孩的天真純潔;正如解構上所謂的「轉喻逸軌」,盡攬意象邊陲所牽繫的人性真實,諸如「她是我隨身的防空洞/當寒流挖空我的身體/她會塞進一個火爐/鋪一床暖暖的被子」,在意象的背後讓你看到充滿心靈的美、愛、自由與想望的無限;當她(小女孩)一無所有的時候,卻遞出了真正的擁有,這是哲理上的境界,醒人耳目。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12-29,12:15 am

秋風瘦

葉暮合 / 2015-09-29

那個行走在路上的人,頭也不回
她領著季節的方向
走向我眼光的極限

巨大的秋天,被她容易修辭的後背
比喻出來。從肥碩到橢圓
成熟的樣子,越來越顯露虛構的本質

她的肉體和表情,也越來越容易上升
浮到我眼睛的上方
我看著她,像一陣漸吹漸涼的風
具有自我膨脹和隱形能力
把和我的關聯,消耗成瘦弱的果蒂

如果我還能夠想起自己,那麼
我一定是一叢暗淡的影子
搖曳著一株菊花的孤獨


【雪硯賞評】


  李白寫過著名的「三五七言」詩,其中一段「天欲曉,思未了。秋風瘦花影,流水亂岸草。相逢未肯輕言笑,卻嘆青絲與花少。」,「秋風瘦花影」與本詩的題目恰恰有所關聯。作者葉暮合藉古抒懷取「秋風瘦」三字為題,讓這首詩反而多了用典的立意與精神,加深了詩的深度與廣度。「秋風瘦」的「瘦」字,講的是對人的思念,它傳神,但它是一種思念的形狀,它既可以當動詞用也可以當形容詞解,「秋風瘦花影」,實則花不曾瘦,瘦的是人。大致上,讀者藉助李白的詩,約略能夠探觸文本的原意,係基於秋天深鬱的對「她」的思念,以及伴隨而來的創傷記憶與敘事治療。

  巨大的秋天,被她容易修辭的後背
  比喻出來。從肥碩到橢圓
  成熟的樣子,越來越顯露虛構的本質  (第二段)

  「巨大的秋天」,葉暮合想講的是,在秋天,對一個人的思念,忽然巨大起來。宋朝歐陽修《六一詩話》提到「言外之意」:「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矣。」,如此狀寫思念,暮合說得好,「成熟的樣子,越來越顯露虛構的本質」,暮合用現代的語言,處理思念的極處,虛實之間意象鮮豔,想像縱橫不落流俗。「虛構」如此不真實,「虛構」讓事情益形沉重,這個「巨大的秋天」,無形中為「秋風瘦」的「瘦」字,找到了某種「她」與「我」的關聯。那麼,「巨大的秋天」裡的「秋風」呢?暮合如此描述:

  我看著她,像一陣漸吹漸涼的風
  具有自我膨脹和隱形能力
  把和我的關聯,消耗成瘦弱的果蒂 (第三段)

  如果我還能夠想起自己,那麼
  我一定是一叢暗淡的影子
  搖曳著一株菊花的孤獨       (第四段)

  「我看著她,像一陣漸吹漸涼的風」,這「巨大的秋天」裡的「秋風」是「她」;以虛為實,是參透了詩的理路,實際上「秋風」未來,是「她」在「我」的想像中「像一陣漸吹漸涼的風」,這樣的「秋風」該當更為凌厲。「把和我的關聯,消耗成瘦弱的果蒂」,「瘦」被解釋成一種關聯,可以隨著自我或環境變遷的一種不確定,繫結某種滄桑的遺痕。所以,暮合把「秋風瘦」做了一次有意識的轉化,結構上是立體的,內涵戲劇性的疏離效果,而「秋風瘦花影」則明顯得被寄以一個完整的詩想路徑,暮合擷取一個轉喻,他從容,但卑微的調侃自己,「我一定是一叢暗淡的影子/搖曳著一株菊花的孤獨」,為了「秋風瘦」而忠實供出的「花影」,詩想細膩處,淡淡的感傷沁人心肺。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12-30,1:47 am

濕不了

狼尾草/ 2015-10-16

看見雨互相沾濕
看見雨一起消失
看見它們擁抱的方式
比情侶還要黏膩
還要一起
絕對的
老成一灘
歲月滴完的樣子


【雪硯賞評】

  我們經常在思想上、文化上、地域現實或國族歷史之間,提到認同與焦慮的問題,誠然,互相認同、化解焦慮成為一種安定的必要或課題。本詩作者狼尾草在八行的短詩中,以其先見之明,就認同焦慮化悲天憫人為一透明、堅絕而動人的真摯情懷。正如受「台北詩歌節」邀請,即將來台的敘利亞著名詩人阿多尼斯,在「我對你們說過」一詩裡,寫下的「一切都在我的眼底」這樣的一句話,是的,詩人綵筆千秋,該當如此。

  「一切都在我的眼底」,狼尾草看見雨以及與天地歲月融溶一體的雨的生命,也許他想起了甚麼,或族裔氛圍在意識深處漾起了甚麼;他看見雨「互相沾濕」、「一起消失」,又「看見它們擁抱的方式/比情侶還要黏膩」,動見觀瞻,直接感受到地老天荒之餘,「還要一起/絕對的/老成一灘/歲月滴完的樣子」;「一切都在我的眼底」,令人動容的一世真情。

  語言精鍊是本詩的特點,廣闊深厚的內在關聯,因為一句「看見它們擁抱的方式」,形如去除雜蕪,實際詩想聚焦,進而構建一完整的認同關係,末後,任讀者在情感上自然領受「歲月滴完的樣子」。作者透過擬人的動作,將雨具化為一種生生不息的情志,情感與思維的律動,讓人有意無意感受,歲月流逝就像雨水滴淌的樣子,綿綿不絕。認同焦慮的問題至此迎刃而解,詩題「濕不了」,其實就是失不了,題意簡明令人莞爾。

  本詩虛實相扣、真摯樸茁,狼尾草果然出手不凡。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12-31,12:46 am

之後

米米 / 2015-09-30


或許我們把受潮的書頁
放在城垣上方的風口
等待墨漬由黑變藍
凹陷下去的文字才能被月光填滿
學習貓一樣酣睡到天明
無視皮毛被歲月誤點成鏽漬斑斑的一層盾
我們穿過無數的街頭和巷弄
偶然膽大包天地對木棍翌起本質柔軟的尾巴
貓步一樣移入月的自轉裏
垂釣十字路口上方的横匾直額
而方向
「也不過是一種指示性的霧。」


【雪硯賞評】



  「之後」一詩的末尾,「十字路口」給出的「方向」被斬釘截鐵的視為「指示性的霧」,證明作者米米在走向全新的詩學理則時,遇見一種文化激變中產生的觀世哲學,如一場不由分說的急時雨,帶領米米涉入內括於文本的詞語顛連與意義延宕的無窮辯證。「十字路口」給出的必然是「方向」,一個不可違逆的時空範疇與自我覺醒,米米明白的說:

  「也不過是一種指示性的霧。」   (末行)

  整個句子帶著引號,就像從天而降的神諭,充滿絕決的辯證意味;事實上,在這個「指示性的霧」的背後,可以想像,一個新的旅程,從不可知的地方隆隆而來,本詩題目之被稱做「之後」,一個被預約的敘事場域,正暗含時空與生存並聯的祕密消長及思想動盪的蹤跡,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而在美學的現場,米米把「我們」在「文字」受創時衍生的與文本依循的關係,因某個情節(論述)或觀點差異相對而來的衝突,祭出某種即將不在的、斷滅的或零散的文字意義,在審美距離中體現文本被「解構」的不得不的可能也許。米米說:

  或許我們把受潮的書頁
  放在城垣上方的風口
  等待墨漬由黑變藍
  凹陷下去的文字才能被月光填滿   (第1~4行)

  這裡,米米提到了「受潮的書頁」與「凹陷下去的文字」。很明顯,她要以「就要被顛覆的文字意義」浮出文本,「等待墨漬由黑變藍/凹陷下去的文字才能被月光填滿」,意象上,這拓開的詩性空間是意義被顛覆後再翻轉出新的文字,「才能被月光填滿」,米米留下了一次生動的比喻,與讀者的審美參予,有了強烈對話。「受潮的書頁」是一個暗示,指涉「解構」充斥一個時代,文本不再的意義留痕。米米坦陳:

  我們穿過無數的街頭和巷弄
  偶然膽大包天地對木棍翌起本質柔軟的尾巴
  貓步一樣移入月的自轉裏
  垂釣十字路口上方的横匾直額    (第7~10行)

  面對時代鋪天蓋地的變景,「我們穿過無數的街頭和巷弄」,「貓步一樣移入月的自轉裏」,然後在「十字路口」遇到「瓶頸」;「我們穿過無數的街頭和巷弄」的「我們」,是如約而來的文本,而文本做為一種意義不斷生成、轉換的對話場域,和詞語在其中不斷被隱喻、換喻的身份隱匿,顯現的形構變動,終而留下其不穩定之中的演繹過程。質是,「解構閱讀」深入閱聽者,體現的往往是某種文化底下或世界觀之間相互衝突的語境遞嬗,即德希達戮力闡揚「文本沒有固定意義」之謂,強調「作品的終極意義是不存在的」。「垂釣十字路口上方的横匾直額」,米米的詩人之箭一射中的,果不其然,作品的終極意義是不存在的。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5-12-31,8:56 pm

〈坐忘〉

游鍫良 / 2015-11-08


縫隙
冬風吹淨牆孔
光華體面的創作

月亮打光它的心頭
有一種喜悅
忘卻被時間切割的痕跡


【雪硯賞評】


  「坐忘」是一種不落言詮的概念,鍫良的這首詩,抓緊了某種憾人的心靈素質,那些關於禪坐的通途要鎖,透過文字語言的捏塑描繪,呈遞一個因坐而忘的切面,從容彰顯文字藝術在詩裡攝人的語言魅力,如同鍫良如此對著瞑盲的思維,構建一個屬於「忘」的情境時,在語境中迴旋、突穿、進入,然後詩成形了,帶著呼息來敲門,這時候其穿透讀者知解的力度,是如許珍貴而難能可嘉的。

  語言如果要活絡,就必需跳脫理性的思維,從而在意象空間裡,尋找一完整和諧的力量以作為詩的終結。在莊子「大宗師」篇裡,莊子藉著顏回回答孔子的一個對話,而有「坐忘」的說法,顏回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離形去知」,等於離開身心,忘身也忘心,轉化在鍫良的這首詩裡,成就了不折不扣的「詩眼」。在六行詩裡,前三行講「身忘」為第一段,後三行敘寫「心忘」為第二段。末後兩行,鍫良如是說,「有一種喜悅/忘卻被時間切割的痕跡」,忘,連時間也是不存在的;《金剛經》裡提到,沒有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這就是對「忘」留下的最好的解釋。

  如果透過轉喻,我們可以穿越詩裡羅織的意象,而找到文字語言之間,被隱藏在意象背後的,那種人我間活生生的,相憐、相惜、相濡以沫的真摯情感,像月光照在石頭上,溫馨遍滿。與愛同在,可以圓滿天地人間,身與歲月同壽而心把歲月遺忘,猶如「坐忘」,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鍫良有禪的經驗,多次筆下閃現禪的快意,令人欽羨,本詩六行從隱喻禪坐到轉喻人間,尤其玲瓏有致、扣人心弦,豐富了「坐忘」一詞的原意,詩想確鑿,誠屬不易。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6-01-01,1:17 am

認領

葉子鳥/ 2015-11-13


你與人簇擁在行李轉盤前
等待被認領

行李認不出你的面目
每一個人都帶著之前旅行國度的裝束
夾腳拖、短褲、T恤、太陽眼鏡……
有沙灘的氣味、有啤酒的氣味、有被spa椰子油的氣味……
有釣魚的記憶、有拖曳傘的記憶、有坐香蕉船的記憶……
每一個人都從旅行團的輸送帶被輸出

最終,因為你偷渡了一條水蛇的脊骨
在口袋裡不安地竄著
而被認出

或者說──
真正的旅行才要開始……


【雪硯賞評】


  「真正的旅行才要開始……」,這是提醒,也是訓誡;一個充滿寓言的哲思,被悄然編碼,在一首詩的雲端,語言與文字的交界處。我想到洛夫的一句話:「ㄧ個被內容感動的讀者和ㄧ位被語言感動的讀者,是不同層次的。」是的,這是兩種不同的自我認領,葉子鳥說:「真正的旅行才要開始……」,她要認領迷失在裝束、氣味、記憶等「從旅行團的輸送帶被輸出」的「行李」,循著詩的語言,往內在更深處,一路無悔。她是一位被語言感動的讀者。

  最終,因為你偷渡了一條水蛇的脊骨
  在口袋裡不安地竄著
  而被認出             〈第三段〉

  「偷渡了一條水蛇的脊骨」,一個悖逆的引子在平淡之中成為某種場景的曲幕,所有的認領,都將彰顯救贖的輝芒,而放棄思想上的故步自封,或行為上的一意孤行。「真正的旅行才要開始……」,等同於真正的自我再認才要開始。葉子鳥權衡語言的樞紐、頡頏,以及文字的章法、佈局,晉能拓顯所謂自我價質的評量,如第二段:「每一個人都帶著之前旅行國度的裝束/夾腳拖、短褲、T恤、太陽眼鏡……/有沙灘的氣味、有啤酒的氣味、有被spa椰子油的氣味……/有釣魚的記憶、有拖曳傘的記憶、有坐香蕉船的記憶……」,這就是形上的無以取代的「行李」,自我認同的型塑、開展與自我概念的旅行延伸。

  本詩以旅行團結束旅行「認領行李」為詩想的支柱,因潮間偶現的背反,發生偷渡水蛇的情事,而以內化的景點為真正的航道,促成單一個人的「真正的旅行才要開始……」,葉子鳥在末後筆鋒一轉,突起的寓言的架勢,加深提綱契領之效,小說化的筆法,對詩想的開拓,益能機變靈活,著實令人讚賞。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6-04-03,12:49 am

名字

◎ 劉金雄 / 2015-12-22



名列前茅
我的名字在無數獎狀上被眾人高高舉起
同儕有的羨慕有的不屑
他們的父母談論我
都暗地豎起大拇指

在愛人舌尖
我的名字是顆要溶不溶的糖
甜膩滑潤
動不動就將我含在雙唇之間
我的名字被高高舉起
在牆上那張結婚證書上

總被眾人簇擁著
日裡夜裡
我還真陶醉於這種虛榮
我的名字再度被舉起
被一座精雕細琢
鑲著金邊的



【雪硯賞評】


  詩人常常在自己的敘述裡,尋找命名的方式;而且,總在自己的經驗裡,尋找意義。命名就是一種彰顯,讓存在意義成為真實。金雄的這首詩,以「名字」為主題,因此「名字」成了文本主體;但它不是命名,而是從存在意義裡尋找名字背後的那個尚未出現的我,真我。這是作者的一種自覺,杜絕虛假,相信絕對有個真正的我;從生活的層面拾輟人生的觀照,意識起落圍繞高度想像,在詩行的隱秘處寄望一種內在對話的合理、運行,象徵指事。

  金雄以「名字」立詩,詩意懸盪出人意表,果然令人歎服。我想起十七歲時,在祖父的靈前,父親指著棺木,斬釘截鐵的對著我說:「這個就叫蓋棺論定。」「蓋棺論定」突顯的特殊意涵,披在一個死去的親人身上,其實就是披在我懵懂的心靈,直到這四字掀開「祖父」這個符號與它自己之間,迴繞於生命動轉的輝芒,我已年屆而立。但是,這個接進真我的氣蘊,一樣必需脫卸人的虛假外衣,從存在意義裡尋伺名字背後的真彰。「我的祖父」躺在墓碑之內,我的生命意識,不期然擷取「存在意義」另個層面的能指,而在所指處構成「蓋棺論定」所俱的種種辯證關係,這超載的重量來自於我父親,現在想來,絕對是我日後,一種心靈狀況的補償或提昇。金雄的詩是這樣寫的:

  總被眾人簇擁著
  日裡夜裡
  我還真陶醉於這種虛榮
  我的名字再度被舉起
  被一座精雕細琢
  鑲著金邊的
  碑          (第三段)

  是那位智者講的,只要是名字就會被萬物舉起,「我的名字在無數獎狀上被眾人高高舉起」、「我的名字被高高舉起」、「我的名字再度被舉起」,金雄的詩裡「我的名字」佔據了人生的各個不同的舞台,以不同的姿勢,彰顯不同的符號內涵。詩的意象被一種高蹈的語態撐持,「我的名字」──「被眾人高高舉起/被高高舉起/再度被舉起」,像攝影,由遠距的廣角經過中距的突穿匯融到近距的特寫,「我的名字」是一生不容玷污的存在。詩雖簡明,卻意在言外;「我的名字」透過存在意義直趨存在本身,永遠秉持自我遞傳內蘊。「我的名字再度被舉起/被一座精雕細琢/鑲著金邊的/碑」,這是人生最後對「我的名字」的特寫,在這裡將存在定調,讓意義繼續延宕。簡言之,這是一首調性明朗、意象鮮豔的佳作,於喧嘩處峰迴路轉,帶領讀者在詩性的空間裡,將哲理思維昇華為形上抒情,於詩的末後確能震人心弦,動人耳目,讓人讀後不能輕易忘懷。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6-04-04,12:28 am

愛罵人的稻草人~憶父親

 麥聿/ 2016-02-05



沿著溪流伸出記憶撈蚌摸蜆
沒有都市碎玻璃的死角
只有阿爸釘子的眼色
鰻魚鑽不入洞中
烏鰡躲不進泥裡
那是我貪玩的戲碼

巡守的烏秋比我沉默
黃牛的功課更多
蚱蜢跳過蛙鳴後
拗口的寒夜
只剩阿爸清燙的地瓜葉

你是愛罵人的稻草人
會收集我的破銅爛鐵
換來枝仔冰
解我方剛血氣

我的脾氣
是賣膏藥的江湖藝人
袓傳的

敬神的野台戲前
還有你扛我在肩上出風頭

教我和歲月猜拳


【雪硯賞評】


  幾十年之後,麥聿在這首詩裡,因著幾個超現實的轉折,讓內在的神思嵌入孩提的生活,而得以反覘「父親」在典型環境下的性格真實,所以,他神來一筆,寫下「你是愛罵人的稻草人」。「稻草人」,有一種生活的無可奈何。這種無可奈何,於「父親」是,於兒子也是;於生活是,於感情也是。總之,一句積壓內心許多年的話,在一首詩裡把「父親」寫活了。另外,「我的脾氣/是賣膏藥的江湖藝人/袓傳的」,這個寫法也異於傳統的「鄉土詩」,夠傳神,令人聒目相看,像從生活裡跳出來,捏著真實;搶著批判,在倫理親情裡尋找懺悔,但所有的自己,數幾年之後在「父親」的面前,都不在場。

  我們看到了,面對已逝的「父親」,麥聿的愴痛正分娩成一首修辭有度而脈絡分明的詩。一個蟄伏心底的舊年代,成為一種美感經驗的對象,帶著揮不去的質樸的美,散放一座鄉野具備的所有可能的美學元素;「父親」就這樣不經意成為一首詩,多年之後,因為詩中人物如許鮮活,詩的生命就鮮活了。這首詩雖然名為回憶「父親」,但整個文本所呈現的背景,卻是道地的「鄉土文學」的一環,如果不提「憶父親」三字,也是一首不折不扣、不可多得的漂亮的「鄉土詩」。「鄉土詩」常常講的是現實意識,尤其走筆「父親」的年代,精神的自覺漫浸在鄉土情懷裡,對作者而言,更有一種無能取代的緬懷,鎖緊天倫輕喚的真摯與疼惜。
 
  這首詩,麥聿把他對「父親」的情感,通過形式的安排,行數逐段遞減直迄末段一行,做了一個完整的結構鍊接。對話形式的減法,事實上表現了哀傷逾恆的無言。本詩的書寫策略則通篇集中於「父親」強烈的行事風格,以喻示當時鄉野生活的一種貧瘠的狀態,其詩想的結構預期、措辭的有機搭配及情感的普遍統一,都能活潑的表達「父親」摯切的愛。詩的末段,「教我和歲月猜拳」,猜拳,是一種對賭,但更多的是隨緣的意思;如果放在對「父親」的思念上,就只能不停的猜拳了。所以,詩的前五段浸透了「父親」濃烈的愛之後,第六段點了一句略有哲理的反響,好極了,很理智的收束,見好即收,可以沖淡一點情緒的漫渙。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Re: 論壇詩作賞析

文章雪硯 發表於 2016-04-04,11:29 pm

遷徙

坦雅 / 2016-02-10



候鳥眷戀北方最後一勺雪
循著逐漸消失的冷冽
輕拍雙翅
一如幫天空畫眉

仰望者或許不知雲的位移
只因成排善意的羽毛
拂過下午的風
眼睛裝載蒲公英的旅行

許是去年秋天遺失的情節
停駐的身影於草坪
低啄深埋的故事
遠處忽傳兩三聲狗吠
秀逸的神態自屋前遁逃
光陰匆匆從掌心溢出

從掌心溢出光陰匆匆
自屋前遁逃秀逸的神態
兩三聲狗吠遠處忽傳
深埋的故事低啄
於草坪停駐的身影
遺失的情節許是去年秋天

裝載蒲公英的旅行
眼睛拂過下午的風
善意的羽毛只因成排
雲的位移
仰望者或許不知

幫天空畫眉
一如輕拍雙翅
逐漸消失的冷冽
循著北方最後一勺雪
候鳥眷戀


【雪硯賞評】


  坦雅有流利的文字基礎,得以讓詩的意象與讀者的心靈饋返共構良好的閱讀情境。等於坦雅在詩的內面,佈置了一座讓人驚豔的舞台,教人瞋目結舌,而坦雅是個盡職的演員。詩的形式,主導了這首詩的結構;也就是說,「隱藏作者」把內心的情感倒裝於敘事底下而自成一自我內在的反襯結構。如此悉心的安排,自有作者的情感考量,以彰顯時間與空間相與交疊的內化情緒,坦雅也提到:

  我非常著迷於位移現象,
  我常在bay window和戶外仰望天空的飛鳥,
  牠們的航線擁有一股動態流逝之美感。
  在超高倍顯微鏡才能看出的縫隙裡,
  我試圖放入一面鏡子,
  讓它反映旅行的意義。

  好一個「旅行的意義」,有著奇特的牽引讀者一再回首的魅力,如此,不能不對坦雅在讀者心中遞出的詩的穿透,另眼相看。

  當然,一首令人矚目的詩,必然有其不墜的情由,在讀者心中相映成趣。這讓我想起了一些類疊的文字觀念與類乎遊戲的文字趣味,就這首詩而言,坦雅大動作的讓詩在形構裡的倒影、時間在空間裡的倒影、情感在情境裡的倒影,完成即時投影的秘技,因此把文字的趣味帶到文字的觀念之上了。坦雅提到「遷徙」,一種「旅行的意義」在時間之間的微觀〈位移〉,透過文字〈文化鄉愁〉的鍛接,其中展現的深化的、伴帶自覺的「在地美學」,改變的不僅僅是讀者的閱讀策略,也擴張了文本本然的視野。

  再講清楚些,西方「後現代文化」的「複製」現象,運用在「遷徙」這首詩裡,形式上的「戲仿」因此被轉成一種敘事觀念,它的用意不在顛覆傳統,而在或能擷取敘事觀念底下的情感複疊效果;美國文學批評家伊哈布.哈桑便提出「後現代主義」文學係「用無中心來充當中心,用不確定來給予確定,用零散化來構建整體。」文本的表達直接否定形構的牽連,質疑主體,強烈化約「去中心化」為當然之道,特色是與多元文化的「差異性」並存。用這個簡單的觀點來看坦雅在「遷徙」裡的書寫策略,就比較明白詩中前三段的投影與後三段的倒影之間出人意表的慧黠。

  投影與倒影講的是同一件事,但投影是「見山是山」,倒影是「見山又是山」,中間「見山不是山」去掉了主觀的對待。坦雅局部的更動了文字的運用,讓詩的語言走入客觀的對待,有了自己的生命。所以,坦雅說:「在超高倍顯微鏡才能看出的縫隙裡,我試圖放入一面鏡子,讓它反映旅行的意義。」
頭像
雪硯
卸任總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1096
註冊時間: 2006-10-14,8:20 pm
來自: 台灣‧苗栗

上一頁

回到 〈詩作賞析〉&〈詩集導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