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瞶>的安慰

<回瞶>的安慰

文章黃里 發表於 2013-07-25,3:27 pm

回瞶
2013-07-22 02:13 中國時報 【張菱舲】

月亮的弦線灑下
決黯裡漸響的樂音
迂迴掃過
雲采的翅翼
濃稠的海己沈溺
魅影欲凝海浪
小小的帆船
海岸己遙
不可及的白晝己杳
只撩起一個無意撞來的浪頭
緣月亮的弦線上昇
決黯裡漸響的樂音

一九九二.一.二定稿於紐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首在實體報紙上,詩題與作者是橫打,其下原另有副題:
――For Philip Glass;Paul Klee;Albert Pinkham Ryder

詩內容為直書,最後「一九九二.一.二定稿於紐約」亦是直註。

第一印象,由定稿年分(21年前的新年次日)、完稿地點(異鄉的大城市),及致意的多位初看多不熟識的外國人名,再加上讀來不甚確定的詩名:「回瞶」,這些布局本身已是撲朔的吸引。

讀完內容,心中揚起了如月色輕透的聲音,還有一幅月與海岸簡潔的畫面。文字無人稱主詞,像是置身如畫的場景裡,詞語本身閃現著講究的清麗,只在當下最直覺、單純的感應反射,經過一段時日的沉澱醞釀,才能定稿,才能反思情愫於那個時空環境中,被塑造與感染的原由。

接著當然是趕快上網搜尋一下這些陌生的人名。

其中對Paul Klee(保羅.克利,1879-1940,德國籍瑞士裔畫家)較熟悉,還記得讀大學時珍愛的他的一本小畫冊,腦海裡至今仍飄游著他喜畫的,一隻隻閃亮的魚,以無底黑暗襯底,用俐落的各種鮮明色調描勒的,神秘的魚;以及那些似用拼圖組合的炫麗的畫面。

Philip Glass(菲利浦.葛拉斯,1937―),簡約主義音樂大師,美國當代知名作曲家,喜歡看電影及聆聽各類型音樂的朋友,應非常了解他的風格,張菱舲女士就是他忠實的樂迷。

Albert Pinkham Ryder(1847-1917),,美國色調主義(Tonalism)畫家。

好了,其間當然又對各種專有名詞的介紹,再深入找尋資料作進一步認識。因而逐漸能明朗地接受,這一首晶瑩剔透的小詩所想致意的對象,是與之能契合匹配的優美文字。

然後再想到「紐約」,想到前日在公共電視看到的「安德烈波伽利紐約中央公園演唱會」,心情瞬時跌盪到谷底。不是演唱會的問題,是因為又想起了那一個冤死的下士。

「安德烈波伽利紐約中央公園演唱會」,穿著白色西裝的主唱者溫文儒雅的氣質,現場美輪美奐的燈光、佈置簡單卻莊重的溫馨氣氛,各種膚色的觀眾,男女老少,隨意輕鬆、互靠相擁地蹲坐在起伏的草地上,有說有笑,也會感動落淚。這一切,那一位下士,以及他的家人,再也無緣、無心體會。眼前中又浮現那一具赤裸側躺浮腫的壯碩屍體,他應該也有權利和機會,像大家一樣,面帶歡笑,身旁也能摟著心愛的人;或至少像我一樣,無所事事地坐在安全的客廳裡,聽著真情的歌聲、欣賞著清晰大螢幕的轉播畫面;繼之而升起的心理,開始憤怒了,為什麼如此單純的美好,要因人性的邪惡與醜陋,減色了不少,因而滲入了沉重黑暗的惶恐,引發人們對未來的懷疑。

台灣當年的九○年代初期,正是網際網路起步與快速風行的時期,九○年代中後期開始,經濟也進入了以資訊産業為主的後工業化階段。詩壇現象因網際網路的方便性盛行,詩刊逐漸沒落,而個人詩集則開始蓬勃出版(世紀末台灣現代詩傳播情境,1994,林燿德)。

而九○年代世界的大事記之一,1990年8月31日,兩德正式簽署了「統一條約」,全世界隨之呼應追求更多「自由」的主張。而美國的經濟於相同的九○年代開始,也走向經濟擴張期,帶來的是復甦與繁榮。

考察這樣的島內與世界局勢來感受此詩,是不是更透露了在那個年代,一份品嘗生命的自由豐饒甜味?則這一首「回瞶」在此時讀來,就更加覺得諷刺與酸澀。台灣自從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因反對黨的強勢杯葛政局空轉,第一位政黨輪替的民選總統又涉貪汙,長達八年的國家建設幾乎是原地踏步;至後來反對黨再次取回執政權,卻曖昧於國家定位的問題,台灣的主體意識逐漸淪喪,老百姓不知自己是哪一國的人,軍隊也不知為何而戒備,社會浸泡在沒有未來的麻木感中,環境保護、文化教育問題亦皆未能受到重視,人心開始像在冷水裡慢慢被加熱的青蛙,逐漸麻痺而不自知。下士的命案,是否就是產生在這樣的一種時空背景?

然而我們更要認真地來讀這一首詩,讀每一首用夢想力量完成的詩。

這一首「回瞶」作者張菱舲女士(1936~2003),張瑞芬教授推崇其散文是「獨樹一幟的『詩情散文』體」,本身就是一則傳奇(發現張菱舲,季季,2007,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feb/5/today-article1.htm)。她一生經歷情感波折、離台赴美、疑因「中美兩邊特務」案一度停筆消聲匿跡17年,於1987年東山再起後開始發表多篇佳作。想張女士寫「回瞶」時,對生命、對音樂與美術,仍能在困境後堅持為自身風格文字護衛的奉獻,是這樣的絕對單純的文字力量,在此時讀來,撫慰了濁世混雜的人心,激勵吾人也不能放棄對美好良知的防守。感想詩題「回瞶」二字,彷彿看見作者一次的轉身緩慢閉眼,對神祕之美的那一份沉湎感動,而如此孤寂所演奏與寫就的詩篇,更像是濛暗夜空裡閃爍的星子,安慰著傷心的眼睛。
黃里詩集《忑忐列車》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9789033

黃里詩集《我的冷感很/俳句》
(台灣詩學25週年截句詩系07)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08924049
頭像
黃里
卸任版主
 
文章: 5131
註冊時間: 2011-05-13,2:02 pm

Re: <回瞶>的安慰

文章黃里 發表於 2013-07-26,12:36 pm

修訂:



回瞶
2013-07-22 02:13 中國時報 【張菱舲】

月亮的弦線灑下
決黯裡漸響的樂音
迂迴掃過
雲采的翅翼
濃稠的海己沈溺
魅影欲凝海浪
小小的帆船
海岸己遙
不可及的白晝己杳
只撩起一個無意撞來的浪頭
緣月亮的弦線上昇
決黯裡漸響的樂音

一九九二.一.二定稿於紐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首在實體報紙上,詩題與作者是橫打,其下原另有副題:
――For Philip Glass;Paul Klee;Albert Pinkham Ryder

詩內容為直書,最後「一九九二.一.二定稿於紐約」亦是直註。

第一印象,由定稿年分(21年前的新年次日)、完稿地點(異鄉的大城市),及致意的多位初看多不熟識的外國人名,再加上讀來不甚確定的詩名:「回瞶」,這些布局本身已是撲朔的吸引。

讀完內容,心中揚起了如月色輕透的聲音,還有一幅月與海岸簡潔的畫面。文字無人稱主詞,像是置身如畫的場景裡,詞語本身閃現著講究的清麗,只在當下最直覺、單純的感應反射,經過一段時日的沉澱醞釀,才能定稿,才能反思情愫於那個時空環境中,被塑造與感染的原由。

接著當然是趕快上網搜尋一下這些陌生的人名。

其中對Paul Klee(保羅.克利,1879-1940,德國籍瑞士裔畫家)較熟悉,還記得讀大學時珍愛的他的一本小畫冊,腦海裡至今仍飄游著他喜畫的,一隻隻閃亮的魚,以無底黑暗襯底,用俐落的各種鮮明色調描勒的,神秘的魚;以及那些似用拼圖組合的炫麗的畫面。

Philip Glass(菲利浦.葛拉斯,1937―),簡約主義音樂大師,美國當代知名作曲家,喜歡看電影及聆聽各類型音樂的朋友,應非常了解他的風格,張菱舲女士就是他忠實的樂迷。

Albert Pinkham Ryder(1847-1917),,美國色調主義(Tonalism)畫家。

好了,其間當然又對各種專有名詞的介紹,再深入找尋資料作進一步認識。因而逐漸能明朗地接受,這一首晶瑩剔透的小詩所想致意的對象,是與之能契合匹配的優美文字。

然後再想到「紐約」,想到前日在公共電視看到的「安德烈波伽利紐約中央公園演唱會」,心情瞬時跌盪到谷底。不是演唱會的問題,是因為又想起了那一個冤死的下士。

「安德烈波伽利紐約中央公園演唱會」,穿著白色西裝的主唱者溫文儒雅的氣質,現場美輪美奐的燈光、佈置簡單卻莊重的溫馨氣氛,各種膚色的觀眾,男女老少,隨意輕鬆、互靠相擁地蹲坐在起伏的草地上,有說有笑,也會感動落淚。這一切,那一位下士,以及他的家人,再也無緣、無心體會。眼前中又浮現那一具赤裸側躺浮腫的壯碩屍體,他應該也有權利和機會,像大家一樣,面帶歡笑,身旁也能摟著心愛的人;或至少像我一樣,無所事事地坐在安全的客廳裡,聽著真情的歌聲、欣賞著清晰大螢幕的轉播畫面;繼之而升起的心理,開始憤怒了,為什麼如此單純的美好,要因人性的邪惡與醜陋,減色了不少,因而滲入了沉重黑暗的惶恐,引發人們對未來的懷疑。

台灣當年的九○年代初期,正是網際網路起步與快速風行的時期,九○年代中後期開始,經濟也進入了以資訊産業為主的後工業化階段。詩壇現象詩刊逐漸沒落,而個人詩集則開始蓬勃出版(世紀末台灣現代詩傳播情境,1994,林燿德)。

而九○年代世界的大事記之一,1990年8月31日,兩德正式簽署了「統一條約」,全世界隨之呼應追求更多「自由」的主張。而美國的經濟於相同的九○年代開始,也走向經濟擴張期,帶來的是復甦與繁榮。

考察這樣的島內與世界局勢來感受此詩,是不是更透露了在那個年代,一份品嘗生命的自由豐饒甜味?則這一首「回瞶」在此時讀來,就更加覺得諷刺與酸澀。台灣自從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因反對黨的強勢杯葛政局空轉,第一位政黨輪替的民選總統又涉貪汙,長達八年的國家建設幾乎是原地踏步;至後來反對黨再次取回執政權,卻曖昧於國家定位的問題,台灣的主體意識逐漸淪喪,老百姓不知自己是哪一國的人,軍隊也不知為何而戒備,社會浸泡在沒有未來的麻木感中,環境保護、文化教育問題亦皆未能受到重視,人心開始像在冷水裡慢慢被加熱的青蛙,逐漸麻痺而不自知。下士的命案,是否就是產生在這樣的一種時空背景?

然而我們更要認真地來讀這一首詩,讀每一首用夢想力量完成的詩。

這一首「回瞶」作者張菱舲女士(1936~2003),張瑞芬教授推崇其散文是「獨樹一幟的『詩情散文』體」,本身就是一則傳奇(發現張菱舲,季季,2007,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feb/5/today-article1.htm)。她一生經歷情感波折、離台赴美、疑因「中美兩邊特務」案一度停筆消聲匿跡17年,於1987年東山再起後開始發表多篇佳作。想張女士寫「回瞶」時,對生命、對音樂與美術,仍能在困境後堅持為自身風格文字護衛的奉獻,是這樣的絕對單純的文字力量,在此時讀來,撫慰了濁世混雜的人心,激勵吾人也不能放棄對美好良知的護衛。感想詩題「回瞶」二字,彷彿看見作者一次的轉身緩慢閉眼,對神祕之美的那一份沉湎感動,而如此孤寂所演奏與寫就的詩篇,更像是濛暗夜空裡閃爍的星子,安慰著傷心的眼睛。
黃里詩集《忑忐列車》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9789033

黃里詩集《我的冷感很/俳句》
(台灣詩學25週年截句詩系07)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08924049
頭像
黃里
卸任版主
 
文章: 5131
註冊時間: 2011-05-13,2:02 pm

Re: <回瞶>的安慰

文章黃里 發表於 2013-07-27,9:38 am

修訂2:



回瞶
2013-07-22 02:13 中國時報 【張菱舲】

月亮的弦線灑下
決黯裡漸響的樂音
迂迴掃過
雲采的翅翼
濃稠的海己沈溺
魅影欲凝海浪
小小的帆船
海岸己遙
不可及的白晝己杳
只撩起一個無意撞來的浪頭
緣月亮的弦線上昇
決黯裡漸響的樂音

一九九二.一.二定稿於紐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首在實體報紙上,詩題與作者是橫打,其下原另有副題:
――For Philip Glass;Paul Klee;Albert Pinkham Ryder

詩內容為直書,最後「一九九二.一.二定稿於紐約」亦是直註。

第一印象,由定稿年分(21年前的新年次日)、完稿地點(異鄉的大城市),及致意的多位初看多不熟識的外國人名,再加上讀來不甚確定的詩名:「回瞶」,這些布局本身已是撲朔的吸引。

讀完內容,心中揚起了如月色輕透的聲音,還有一幅月與海岸簡潔的畫面。文字無人稱主詞,像是置身如畫的場景裡,詞語本身閃現著講究的清麗,只在當下最直覺、單純的感應反射,經過一段時日的沉澱醞釀,才能定稿,才能反思情愫於那個時空環境中,被塑造與感染的原由。

接著當然是趕快上網搜尋一下這些陌生的人名。

其中對Paul Klee(保羅.克利,1879-1940,德國籍瑞士裔畫家)較熟悉,還記得讀大學時珍愛的他的一本小畫冊,腦海裡至今仍飄游著他喜畫的,一隻隻閃亮的魚,以無底黑暗襯底,用俐落的各種鮮明色調描勒的,神秘的魚;以及那些似用拼圖組合的炫麗的畫面。

Philip Glass(菲利浦.葛拉斯,1937―),簡約主義音樂大師,美國當代知名作曲家,喜歡看電影及聆聽各類型音樂的朋友,應非常了解他的風格,張菱舲女士就是他忠實的樂迷。

Albert Pinkham Ryder(1847-1917),美國色調主義(Tonalism)畫家。

好了,其間當然又對各種專有名詞的介紹,再深入找尋資料作進一步認識。因而逐漸能明朗地接受,這一首晶瑩剔透的小詩所想致意的對象,是與之能契合匹配的優美文字。

然後再想到「紐約」,想到前日在公共電視看到的「安德烈波伽利紐約中央公園演唱會」,心情瞬時跌盪到谷底。不是演唱會的問題,是因為又想起了那一個冤死的下士。

「安德烈波伽利紐約中央公園演唱會」,穿著白色西裝的主唱者溫文儒雅的氣質,現場美輪美奐的燈光、佈置簡單卻莊重的溫馨氣氛,各種膚色的觀眾,男女老少,隨意輕鬆、互靠相擁地蹲坐在起伏的草地上,有說有笑,也會感動落淚。這一切,那一位下士,以及他的家人,再也無緣、無心體會。眼前中又浮現那一具赤裸側躺浮腫的壯碩屍體,他應該也有權利和機會,像大家一樣,面帶歡笑,身旁也能摟著心愛的人;或至少像我一樣,無所事事地坐在安全的客廳裡,聽著真情的歌聲、欣賞著清晰大螢幕的轉播畫面;繼之而升起的心理,開始憤怒了,為什麼如此單純的美好,要因人性的邪惡與醜陋,減色了不少,因而滲入了沉重黑暗的惶恐,引發人們對未來的懷疑。

台灣當年的九○年代初期,正是網際網路起步與快速風行的時期,九○年代中後期開始,經濟也進入了以資訊産業為主的後工業化階段。詩壇現象詩刊逐漸沒落,而個人詩集則開始蓬勃出版(世紀末台灣現代詩傳播情境,1994,林燿德)。

而九○年代世界的大事記之一,1990年8月31日,兩德正式簽署了「統一條約」,全世界隨之呼應追求更多「自由」的主張。而美國的經濟於相同的九○年代開始,也走向經濟擴張期,帶來的是復甦與繁榮。

考察這樣的島內與世界局勢來感受此詩,是不是更透露了在那個年代,一份品嘗生命的自由豐饒甜味?則這一首「回瞶」在此時讀來,就更加覺得諷刺與酸澀。台灣自從2000年政黨輪替以來,因反對黨的強勢杯葛政局空轉,第一位政黨輪替的民選總統又涉貪汙,長達八年的國家建設幾乎是原地踏步;至後來反對黨再次取回執政權,卻曖昧於國家定位的問題,台灣的主體意識逐漸淪喪,老百姓不知自己是哪一國的人,軍隊也不知為何而戒備,社會浸泡在沒有未來的麻木感中,環境保護、文化教育問題亦皆未能受到重視,人心開始像在冷水裡慢慢被加熱的青蛙,逐漸麻痺而不自知。下士的命案,是否就是產生在這樣的一種時空背景?

然而我們更要認真地來讀這一首詩,讀每一首用夢想力量完成的詩。

這一首「回瞶」作者張菱舲女士(1936~2003),張瑞芬教授推崇其散文是「獨樹一幟的『詩情散文』體」,本身就是一則傳奇(發現張菱舲,季季,2007,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feb/5/today-article1.htm)。她一生經歷情感波折、離台赴美、疑因「中美兩邊特務」案一度停筆消聲匿跡17年,於1987年東山再起後開始發表多篇佳作。想張女士寫「回瞶」時,對生命、對音樂與美術,仍能在困境後堅持自身文字的風格,是這樣的絕對單純的文字力量,在此時讀來,撫慰了濁世混雜的人心,激勵吾人也不能放棄對美好良知的護衛。感想詩題「回瞶」二字,彷彿看見作者一次的轉身緩慢閉眼,對神祕之美的那一份沉湎感動,而如此孤寂所演奏與寫就的詩篇,更像是濛暗夜空裡閃爍的星子,安慰著傷心的眼睛。
黃里詩集《忑忐列車》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9789033

黃里詩集《我的冷感很/俳句》
(台灣詩學25週年截句詩系07)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08924049
頭像
黃里
卸任版主
 
文章: 5131
註冊時間: 2011-05-13,2:02 pm

Re: <回瞶>的安慰

文章雪柔 發表於 2013-08-21,12:37 pm

久違前輩的詩句~~曲折婉轉依然 只是不復當年悽惻美
我和方娥真曾在「中華文藝」與張前輩同列當代八大女詩人詩選之列
當時我才二十有餘 歲月流轉
看張前輩作品恍然如夢
此生幸而有詩 才不致全然頹蕪.....

黃里真是有心有能的讀詩解詩人
問候秋色中
雪柔
尊詩家
 
文章: 446
註冊時間: 2013-05-21,3:20 pm

Re: <回瞶>的安慰

文章黃里 發表於 2013-08-21,3:29 pm

謝謝雪柔讀文與鼓勵

[此生幸而有詩 才不致全然頹蕪.....]

詩人是世界最後的良心

共勉
黃里詩集《忑忐列車》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9789033

黃里詩集《我的冷感很/俳句》
(台灣詩學25週年截句詩系07)

http://blog.udn.com/rainorhwang/108924049
頭像
黃里
卸任版主
 
文章: 5131
註冊時間: 2011-05-13,2:02 pm


回到 〈詩作賞析〉&〈詩集導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8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