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建的坚硬与柔软 ——写给魏东建的第二部诗集《叫春》 泠然

魏东建的坚硬与柔软 ——写给魏东建的第二部诗集《叫春》 泠然

文章魏东建 發表於 2012-09-07,12:24 pm

魏东建的坚硬与柔软
——写给魏东建的第二部诗集《叫春》

泠然

魏东建混迹泉城十多年,从体制外混到体制内,又从体制内自动逃离。这个只读过中专的农村人放弃了很显赫的体制,便也放弃了一份稳定。于是,他成了一个城市的游荡者。听说魏东建祖辈很辉煌,祖父曾经在济南城开银楼,是个成功的商人;父亲做过地方领导,文革的时候被打下马。从此家族没落。魏东建作为一个后继者,无法重整家族昔日的辉煌。他在济南游荡的这些年,有的只是两本书。一本散文集《行走在思想的边缘》,一本诗集《行走意或飞翔》,这两本书我曾认真的读过并写过评论。
2009年8月22日,魏东建为这两本书开了个研讨会,我从遥远的的云南赴约济南。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所谓的作家研讨会。魏东建以两本书的基业邀众多泉城文化名流参会,实在是有点狐假虎威,欺世盗名了,当然是要被那些清高的老先生骂的。我坐在会场的一角,为魏东建感到无比羞愧,心想,若我是他,是要钻地缝的,转头又觉得被他忽悠过来,实在是自己的无知。但是讨论会主角魏东建却并不如此,整个讨论会一直正襟危坐,一贯的平民打扮,上身红T恤,下身牛仔裤,双唇紧闭,有时候微咬嘴唇,三角眼时不时的耷拉下来。这就是“我家先前阔得多了”(鲁迅《阿Q正传》阿Q语)的魏东建“破落户”般的品格。
魏东建没有因为那次研讨会名利双收,赞助商撤走了赞助费,也没有得到众多红颜的垂青。名声倒是传播了一些,山东的知名报纸和电台都有相关报道。那是三十五岁的魏东建做的一件大事。那个研讨会似乎只能算作他漫长的文化旅程中的一次虚荣而不踏实的“飞翔”。他太着急在他的众多红颜面前显摆了,也太着急成名了。据说那次研讨会花去了魏东建不小的积蓄。以“反思”见长的平民魏东建经历了这次以后,可能更知道自己是谁了。无论如何,这次会面使我和魏东建成了朋友。
今年七月的一天,盛夏的北京,久无联系的他忽然给我发了一条信息,他来北京参加一个艺术展,有新诗集要出,想给我一看。等我回复他的时候,他已经身在济南。便让他把诗集发我邮箱,打开邮件,题目令我大跌眼镜——《叫春》。想起他之前两本书,一直走雅正的思想路线的魏东建这回开始换风格了。
细读其作,便觉他为诗集取这个名字妙不可言!春这个意象在他这部诗集诸多诗歌中用到。但“叫春”之名应缘于其中的两首诗《笼中鸟的春天》和《这一个春》。前一首诗讽喻会唱春的不太自由的歌者,后一首诗有点朦胧,但情诗是一定的。诗集里有关“春”的意象,差不多有两层涵义,一个是宏大的春,歌舞升平的春,众生盼望的春;另一个是个体的“春”,是情感的春,也是欲念的春。春总是好的,明媚、温暖,对春的呼唤也是好的,说明诗人对希望和美好的渴望。但春和“叫”字连接在一起,就稍稍变了点的味道。孔孟之乡的诗人魏东建,面对两个不同的春,表现出了他的性格的两面:坚硬和柔软。
我一直在想,当初魏东建从体制内走出,应该是天性使然吧?他说,他喜欢“有生命有活力生机勃勃的事物”。还有一点他没说,那就是他不是一个爱说假话的人,这一切,注定他对体制的叛离。但实际上脱离体制后的魏东建也并没有在体制外如鱼得水,他将自己在体制外的落魄最后也归在了体制上。他可能不明白,对于他这样一个本性拙朴,金钱和权力欲望都不强,必然是以一个清贫的文化人的身份居住在这个世界里的。这是他的宿命,可能与时代无关。他的一首不讲平仄押韵的现代七言抒怀诗,是他的真实写照:

香或着不香
平生只有泪两行
半为红颜半苍生
温香暖玉抱满怀
青卷老茶同修行

《叫春》这部诗集,强烈的现实批判性显示了与上部诗集的不同。经历了几年摸爬滚打之后的魏东建,可能对自我的定位,对社会的认知,对现实的观察,更有了深度和力度,才有此诗集的诞生。他拿起了语言的利器,就着他一个老光棍的性饥渴,对体制重磅出击,语言中带着力比多的味道。诗集中出现了“毛片”、“91岁的衰女人”,“大腿”,“尝红鸽”、“洞房红”、“河蟹”、“妆扮,手里的刺猬”、“爹不是装出来的”、“被牙舔疼的舌头”、“福地”等众多谐音和隐喻,这些意象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表现出诗之为诗的力量。如他的诗歌《语言——这一生,莫邪般锋利》所表达的:

这一生
用心血给软塌塌的话语淬火
把 无力如风的它
当钻石犀利它的锋刃
总有一日
锋利成莫邪
将它刺进世界的
胸口
不希望它
见血封喉
只想听到
世界有痛感的心声

魏东建喜欢用参差错落的诗行表达铿锵有力的心声。作为一个文化人,不掌握坚实的权力,又没有雄厚的资本,语言是他唯一的武器,他似乎是用以血代墨的坚锐的叫春声,让那些制造春的幻境和被春的幻境蒙蔽的人们警觉和疼痛,这种破落户般的腔调是魏东建独有的。但是即使如魏东建一样用心血写成的诗行,语言的破坏性和坚硬度又有多大呢?每个文化人都是弱的。我们生于这个疑难杂症层出不穷的社会,病症的动手术者不是我们,医药费的主要承担者也不是我们,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都不能承担开药方的任务。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喊出自己和他人的疼痛,引起别人的注意和疗救。
他的一些诗篇,对文化的思考有时候是一针见血的。如作品《在摇滚里打滚》,有这样的诗句:

没有标记的孩子啊
羡慕你
用摇滚
把地狱装修成
天堂

把痛苦
勃起成娱乐的刺青
遗忘在你的心理
铭刻在你的臂上

绝望
被你脱光
我笑绝望在赤裸的绝望中
自由发胖

TMD
打碎有点累
摔碎需要赔

你们在摇滚里
泛滥高潮
我想
想提出
这个撕裂的要求
把她让给我一晚上
允许我在摇滚里打滚

很明显,这个作品的意义非同一般,诗人对摇滚的看法,也代表了当下文化的一个命运。有谁说,魏东建的这部诗集不是和摇滚一样的宿命呢?体制宽容了文化,反过来,文化也在一定意义上解救着体制。就这一点来说,我们的体制有点看不透文化对他们的帮助。然而,就算是体制承认了共赢之后,实际问题解决了吗?如魏东建一样的城市游荡者可能照旧“背起肉体/这唯一的行囊/ 在地狱里/为自己的灵魂打地铺/也需要支付高房租”。这再次说明了文化的无力。诗歌的末尾,魏东建在绝望的疼痛中以乞求般的口吻说出了那句“把她让给我一晚上/允许我在摇滚里打滚”,让我想起了阿Q跪着对向吴妈要求“困觉”的那一幕。
魏东建在把自己的强硬抛向这个世界的同时,把他柔软的一面献给了他的红颜。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坚硬与温柔是他互为表里的两面,在他奋力用语言重拳出击世界的同时,更需要红颜的慰藉。请注意,魏东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在我看来,他是一个将红颜视为第一,将世界视为第二的人。正是因为这种这样,他的情诗写得一往情深,他把心灵微妙的起伏用恰当的意象婉转的表达出来:或清冷,或温暖,或热烈,或深情。这些情诗运用的不外乎风花雪月这些传统意象,往往因为某个情感酶的诱导,诗人强大的小宇宙一下子爆发,于是,世界万物,便在他的小宇宙下顺次归依,他千转百回的心绪便由这些意象展现出来,让人动容的情诗便流淌出来,就如短诗《这时的秋夜》所写:

看见
流云
想起了你
秋雨就来了

有时,他也会靠精巧的譬喻让诗歌精致而传神,比如诗《缺氧的鱼》》有这么巧妙的诗句:

我窒息
是为了相遇

我的氧气瓶

《夜行车》有这样的诗句:

夜色这只梨子
汁液把我吸附
在风里
……
这只
我啃过一口的梨子
口干舌燥
却发现你是梨核里的
钻心虫

魏东建的情诗读来不让人生腻,这源于他往往是在最孤独的时候唤醒心中的柔情。孤独和柔情是魏东建的心灵情绪基调。他的诗情总是在夜晚升起,那时,也是诗人最孤独的时候。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黑夜、孤独是他诗歌经常出现的意象,如《你触碰了我的孤独》两首,《这个夜里,我遇见了你》,《这个泪流满面的夜晚》等诸多诗歌。以我之见,这这部诗集中,最好的一首情诗是《七月半这一夜》,诗人在上元鬼节的夜晚,走近虎泉,来到大明湖,遭遇了三世轮回的思念。诗歌前一段类似古诗序的“写在前面”,也是韵味十足,而整首诗歌语言华丽湿润,想象优美,情感深挚带血,充分显示着魏东建“情教教主”气质。也唯其是写给彼岸世界的爱人的情诗,才会如此打动人,婉如苏轼的《江城子•记梦》:

七月半这一夜

写在前面:又是一载七月半,夜半欲书心碎,欲眠难安。悄然走近虎泉,听她黙声如雷,一步前行,飘飘白裙、袅袅身影,随行其中,到大明湖处止,却见云开月明,秋荷阵阵松香。

我以为
太阳不会从身边走开
黄昏还是
拖着扫把走来

我羞愧了她

闭了眼睛 凝息
湖光漫起舞动的精灵
秋蝉收回了一生的歌喉

黄昏满溢
从脚踝缠到发梢
滑过口唇
抵达藏了痕迹的心底
磨碎了一生一世
融入夜的黑

总是一念难绝
留精魂一丝
看你
愿耗尽
三世轮回
仅存的
那一念



你还是来了
枝蔓缠绕我的
思念

你还是来了
骨血渗透我的情怀



咋成了亭亭的秋荷
粉手合十
云深处泼下前年的月光
弥漫今世的呼吸

魏东建写诗应该是比较快的。他的诗歌语言欠精细的打磨,上面的诗歌就能看出来,这与他粗糙散漫的性格有一定关系,也与他的文学态度有一定关系,他从未把写诗当成自己神圣的使命,不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作诗。所以他经常说:“我是个诗人,但我不会写诗”。
《叫春》这部诗集较之他的第一部诗集《行走意或飞翔》,情诗数量少了许多。可能是他想故意表现出自己这几年来硬度的增强,也可能是他这几年有点“情场失意”。
在诗集的第一辑,也是最能显示魏东建的硬度的一辑,有一首诗《圭:都市里的那堆土意或是魏东建》中,他说:

这个烟花都市
强大得没有自己

没有都市
土还是地球
没有土的地球
只在都市无夜的梦里


都市里的那堆土
意或是魏东建

这首诗表达了身在都市的魏东建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他是一堆土。在另首诗歌《都市里的一堆土》中,魏东建再次表达了对土的敬意:

那天经过你
看你裸露在那里
傲视都市坚硬的逼视
我没法面对
就那样低着头经过你

我以为已经淡忘
忙碌
奔波
激昂
有时候
还顺手扯一把月光和树影

这个子夜
一声呼啸
你又把我叫起
忽然想用歌声注视你
感动自己
也刺痛世界
于是
我张着嘴
目光被你淹没

土,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可以用质朴来形容,土,有时候是如此坚硬,当把它凝结一起,它便会如石头一样,可以敲击打碎都市里外强中干的东西,如果它细碎成粉末状,则柔弱如风,在风中飘飞。这就是土,在所有的圭化物体中,只有土可以兼具坚硬和柔软的品质。魏东建这个农村的汉子,虽然在都市漂泊多年,但是无论如何,也抹不去他一身的土气。
想起一次和魏东建的会面,那应该是2010年的初春,我去济南考试,他约我在一个饭馆吃饭,我先到坐在饭馆等他,过了一会,看到一个头发长乱如飞蓬的男人,穿着泛白的牛仔裤,灰色休闲上衣,肩上还背着一个包,面容消瘦,耸着肩,迈着八字步向我走来,这就是魏东建。我吃了一惊,感慨于魏东建落魄到如此地步,竟然连头发都不理。他的回答解除了我的疑虑,他说二月二快到了,他要等到二月二再理发。一个对节气如此敏感和在意的人一定是个孤独者或者清闲者;另外,也许魏东建的运气不太好,特别想借吉日理发开开运,所以即使见故人也不修边幅。由此看来,他诗歌的第三辑命名为《二十四节气》,便不足为奇了。也是在这次会面中,我们聊到了“还原诗”,他说他在写“还原诗”,他说他想抛弃事物的光晕和假象,还事物以真实。于是,在这本诗集的第四辑《舌尖上的哈哈镜》中,我们看到他的还原诗。中国当代诗坛还原诗早就有人写,据我看来,魏东建的还原诗,是扯去官方意识形态的面纱,扯去历史文化的面纱,甚至扯去了灵魂和精神的面纱,于是,失去了“光晕”的名人穿着单薄的遮羞衣裤,站在了魏东建的诗歌里与他对峙,因生计写诗和奔波的魏东建,就能够堂而皇之的和这些人称兄道弟。《双十这一天,与孙文滚混》,《李白是你弟》,《鲁迅,我来绍兴不为你》等诸诗皆如是。
在2012年的八月,我独自一人,为躲避盛夏闷热的北京,来到云南曲靖,读魏东建的诗排解寂寞。魏东建在表达个人心志的诗歌《柔软的石头》之前有这么一段写在前面的话:“希望魏东建的读者,离魏东建这个人远一点,离魏东建的心灵近一些,还是那句:‘读我,懂世界’”。我违背他的意志,乃是想还原一个真实的魏东建,一个生存着的魏东建,如他还原鲁迅还原徐志摩一样。说来也巧,昨日,也就是8月18日,是东建38周岁的生日,他发信息来,向我要祝福,我竟然忘了他的生日。答应他的诗评终于在今日完成,也算是送他的生日礼物,虽然很有可能他不喜欢这件礼物,但代表我对他的阅读以及作为友人的诚意。
东建兄,时光如梭,让我们好好的活着!我用你的一首诗表达我对日渐苍老的我们的共同祝福:

苍老成百岁的婴儿

突然而至的苍老
和着夏日独有烦躁的结束而来
我不得不
把自己的身心
浸在清流里
灰了的心地
泛着绿
生出芽

手伸向天空
血管蜿蜒成阿尔卑斯山的
融雪暗流
柔情湍急 激情澎湃
我让我的手生长
在天堂
和神明交合

脚趾的根系
扎进泥土
盘根错节
力的源头
在九泉之下
与历史的豪杰纠结

千古的魏东建啊
你就是苍老成百岁的婴儿


2012年8月19日
云南•曲靖
魏东建
戲詩家
 
文章: 233
註冊時間: 2010-01-20,3:10 pm

Re: 魏东建的坚硬与柔软 ——写给魏东建的第二部诗集《叫春》 泠然

文章6B筆 發表於 2012-09-08,2:02 pm

賀魏东建的第二部诗集《叫春》出版,泠然此文寫得好,增進大家對魏东建詩人的認識。
6B筆
編選小組
 
文章: 1996
註冊時間: 2003-08-22,5:18 pm
來自: 意象轟趴密室

Re: 魏东建的坚硬与柔软 ——写给魏东建的第二部诗集《叫春》 泠然

文章魏东建 發表於 2012-09-11,11:16 am

6B筆 寫:賀魏东建的第二部诗集《叫春》出版,泠然此文寫得好,增進大家對魏东建詩人的認識。

感谢认知,谢谢!
魏东建
戲詩家
 
文章: 233
註冊時間: 2010-01-20,3:10 pm


回到 〈詩作賞析〉&〈詩集導讀〉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