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詩社/刊的跨世紀走向

版主: 林德俊

校園詩社/刊的跨世紀走向

文章林德俊 發表於 2003-06-29,10:21 am

*本文應文訊雜誌台灣文學雜誌展之邀而寫,時間倉促,史料不全之處還請包涵

一、校園詩刊與世代論
限於高中(含)以下校園詩刊史料較為匱乏,本文對於校園詩刊的討論著重在大學校園的層次。什麼是校園詩刊?在一般論者眼中,校園詩刊乃具學生身分的新詩愛好者所編輯出版的詩刊,其組成份子以創作人口為主,通常是先有一個校園詩社,再有校園詩刊,兩者關係是共生的。雖說此定義不免有偏狹之處,校園中的新詩愛好者不只學生,還可能包括教職員工,不過由於針對大學校園中寫詩的學者,詩壇習以「學院詩人」稱之,為避免混淆,本文也就遵循慣例,把校園詩刊定位為大學學生詩人及少數不寫詩的新詩愛好者經營的刊物。不排除不寫詩的人口理由乃,新詩愛好者本不只創作者,參加校園詩社/刊而不寫詩,就失了作為社員的合法性,這是有待導正的誤識

談論校園詩刊,很難不與「世代交替」這一「視角」扯上關係,不過「世代」一詞過於複雜曖昧,本文不打算在此詳述之,只強調「世代」的定義有其任意性,無可諱言任一個年代都有其老、中、新世代(到了新世紀還可劃分出「老新」和「新新」),每一世代範圍可寬可窄,然而再怎麼劃分,把青年身分最顯明的校園詩人歸入「新世代」這一板塊,應是較無異議的。

校園詩刊的主體乃校園中的青年詩人及其作品,「青年」隱含著「未來的當家」、「有待成熟或即將成熟」、「嚮往前輩詩人成績」、「動不動喊革命」等多重語義,其特質往往令前輩詩人們「又愛又恨」。姑且不論是愛多還是恨多,出於文化傳承的使命,前輩們掌舵的知名詩刊或文學雜誌、副刊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製作專輯關注其發展,畢竟在一個大眾社會裡,校園中的純文學人口屬於稀有種,若不給予提攜鼓勵,那一股年少輕狂的文藝熱情將很快被捻熄,屆時詩壇可能真得面對「無後」的危機。

二、八○年代校園詩人趕上詩刊風潮
八○年代詩壇辦刊成風(焦桐,1998:271),新崛起詩刊至少有五十家之多,與日漸萎縮的純文學空間逆向而行,彷彿某種集體抗議(最後掙扎?),當中不乏年輕詩人主導且校園色彩濃厚者,檢視《台灣現代詩編目1949—1995修訂篇》(張默,1996:149)中的「詩刊編目」,八○年代創立的詩刊,發行所為校園單位者就有東吳大學漢廣詩社《漢廣》、中央大學《大風詩刊》、文化大學《傳說》、東海大學寫作協會《空間詩刊》、東吳大學文藝研究社《南風》、明志工專《逆時鐘》、中山大學文社《人工島》等七家,另有跨校的《地平線》等,由於編目中許多詩刊未標明發行所,校園性格難判,校園詩刊向來能見度低,資料搜羅極為不易,相信漏網之魚遠在網內數目之上。

這些詩刊多數壽命不長,一方面是文學大環境不佳使然,另一方面也與年輕人的不安定性或有關聯,太多其他好玩的事物等著去探遊,畢業後更加迫切的生活問題等著去面對,新詩作為一項志業,似乎到後來只有極少數人(學院人、編輯人、有錢人、不在乎錢的人……)得以具體實踐。

三、九○年代中後期校園詩刊漸受關注
九○年代是詩刊比較沉寂的時代,八○年代的「新生」詩刊多數「早衰」,留下來的還是那些老而彌堅的《創世紀》、《笠》、《葡萄園》、《秋水》、《大海洋》等,以及舊勢力重組的《台灣詩學季刊》、復刊並轉型的《藍星詩學》。黃粱(1997:28)曾指出九○年代初期為台灣當代詩的「黑暗期」,作者群與讀者群皆急速萎縮,直到九五年之後各大詩刊開始製作新人專輯,才又讓人感受到新芽冒出、一片欣欣向榮之感。黃粱在此的論述模式隱含著一個預設,即由知名詩人掌舵的各大詩刊對於青年詩人的「關注行動」,有助激勵、帶動青年詩人投入創作。

沿著此一思考模式,我們看到第13期《新陸現代詩誌》(1996)的「當代校園詩專輯」讓詩界朋友認識了台大詩文學社、文大中文系文藝組等校園詩社區內的創作者,第4期《雙子星人文詩刊》(1996)的「新新詩人專輯」亦發揮了類似功能。不讓《新陸現代詩誌》和《雙子星人文詩刊》這兩個由詩壇較新一輩主導的詩刊專美於前,《創世紀詩雜誌》亦刻意為年輕詩人拓展空間,不但於1996年夏開闢「新的聲音」專欄,也於第109期製作「台灣大專校園現代詩專輯」,並於1997年7月舉辦「青年詩人創世紀現代詩講談會」(會中論文收於第112期詩雜誌)。1997年《現代詩》推出了「新生代擊鼓專輯」,1998年《台灣詩學季刊》推出了「大學詩人作品展」、「大學詩社作品展」……。種種引介行動,確實提高了校園詩人及校園詩社/刊的能見度,讓他/它們從校園中跨出來,與更廣泛的讀者互動。

這波引介風潮並不局限於詩壇,1998年中時開卷及1999年中央副刊皆在詩人節以特稿報導了大學校園詩社狀況,例如後者邀請了年輕詩人走訪臺大詩文學社、師大噴泉詩社、東吳白開水詩社、政大長廊詩社和輔大死詩人社等五所大學詩社,對他們的創作、詩刊出版以及社團活動情形作翔實而深入的報導。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的《國文天地》開闢「大專文學社團」專欄,當中所介紹的社團十之八九為「詩社」,這樣的關注行動提高了一些校園詩社的知名度,對於校園裡的「詩風」或多或少有提振的功效。

四、老字號與新招牌相互爭輝
觀察這些專輯、專欄、報導所處理的對象,有些詩社的名字重覆率極高,譬如政治大學長廊詩社、師範大學噴泉詩社、台灣大學詩文學社(現代詩社)、文化大學華岡詩社、高雄師範大學風燈詩社……,比對其創社時期,發現都在六、七○年代之間,牌子相當地老,這些老字號校園詩社/刊一路停停走走,畢竟還是走了過來,累積了許多本詩刊成果,孕育了不少成績斐然的詩人。此種現象也透露了「歷史性」是詩壇、文壇評價一個社團、一本刊物成績的重要指標。另有一個社史甚長的校園詩社也值得注意——高雄醫學院的阿米巴詩社,該社到了世紀之交又重新恢復了活力,在2000年和2002年分別出版了詩刊《阿米巴詩刊2000年秋冬號》、《阿米巴變形日記》。

表一、老字號校園詩刊創社年份及其詩人
詩社/刊 創社年份 出產詩人
政大長廊詩社 1976 孟樊、游喚、李弦、王廣仁、陳強華、陳家帶、趙荃、許赫(張仰賢)、劉威志等
師大噴泉詩社 1967 吳岱穎等
台大詩文學社或台大現代詩社(註) 1976 羅智成、楊澤、詹宏志、廖咸浩、苦苓、廖之韻、王聰威、布靈奇、黃宣穎等
文大華岡詩社 1968 梅新、渡也、向陽、趙衛民、焦桐、黃同弘等
高師大風燈詩社 1971 楊子澗、歐團圓、唐捐、黃玠源、黃文儀等
高醫阿米巴詩社 1964 李宇宙、王浩威、曾貴海、江自得、吳易澄等
註:台大現代詩社原名「台大現代詩社」,1990年易名「台大詩文學社」,現又改回「台大現代詩社」。

九○年代幾個新生的校園詩社/刊也值得注意,例如東吳白開水詩社、成功大學詩議會、台中師範學院藍風詩社、輔仁大學死詩人社、淡江大學拓詩社……。老字號詩刊有其歷史光環,有助加強後進者戮力維繫的使命感,從其詩刊和對外自介不斷提及出身自該社的知名詩人,令人深深感受到「典範在夙昔,倒社一大罪」。年輕詩刊則較無歷史包袱,有助其提出新的主張和新的做法,例如東吳白開水詩社的宗旨為「詩的平民化」,鼓勵社員寫一清如水的詩,此乃對於現代詩晦澀成風的反動,這是與當時文學社會環境的高度互動;輔大死詩人社則努力開拓詩的新經驗,平時聚會演詩、玩詩之外,也在詩刊《死詩人社1998,6》製作「跨界的騷動專輯」,探討詩與電影、電玩、劇場、電腦網路媒體的關係,該專輯引起了在地實驗網路電台的興趣,於1998年製作專輯報導之。

在這段期間竄起的詩社/刊不少,其他還有中正大學蟲魚鳥獸詩社、文大自閉兒詩社、東吳酒神詩社、政大現代詩讀詩會、輔大詩社等,也都該列舉出來,可惜多數迅疾殞落。不過到了新世紀,仍有新的校園詩社冒出,如陳思嫻在南華大學發起的回歸線詩社。

表二、年輕校園詩刊創社年份及其詩人
詩社/刊 創社年份 出產詩人
東吳白開水詩社 1994 陳巍仁、銀色快手等
成大詩議會 1995 若驩、陳柏伶、曾琮琇等
台中師院藍風 1997 李長青等
輔大死詩人社 1996 林德俊、薛懷琦等
淡大拓詩社 1995 丁威仁等
註:輔大死詩人社及淡大拓詩社現已停止運作。

五、跨世紀校園詩刊風貌
本文到目前為止,不時以「校園詩社/刊」一詞將校園詩社和校園詩刊媾連起來,視「社」與「刊」為一體兩面。幾乎所有的校園詩刊都是「同仁」性質的,這是必然也是必要,詩社以社員的成長為發展中心,聚會討論、聽講、辦活動、辦詩獎之外,詩刊是詩社成員創作力、編輯力、評論力的展現,社員藉此把努力成果推展出去,寄給前輩、跨校交流,甚至鼓動校園詩風。

這些校園詩社隔幾年便因成員離校及新人補進而陣容大動,很難要求它們堅守某一特定運作模式,連帶地使其詩刊多無固定版型、出版時程也不穩定,不同人群的聚合導致不盡相同的風格樣貌,這是相當自然的發展。普遍而言,校園詩刊經費不穩,就印刷及美術設計品質而言,以台大現代詩社和政大長廊詩社較為穩定,成大詩議會的一本公開在市面上發行的《純詩》表現亦佳。台大現代詩社《關於眾神的一些紀事》、《陌生的沉默海洋》、《海洋之旅》、《凝》、《詩針》、《迷詩》、《百葉窗》、《不可思議的房間》等,以及政大長廊詩社《失語症》、《逆風的舌頭》、《逃生門》等,分別構成自身的詩刊序列,精緻度不輸市面上的詩集(雖然各本之間略有參差),尤其近幾年不但在唐山書店、政大書城寄賣,還透過經銷商鋪到誠品書店及各校園書店上架,能見度大大提昇。

台大現代詩社和政大長廊詩社的詩刊皆採印刷方式製作,動輒數百本的基本印量,若無校方補助或有心人士贊助,是會令口袋麥可的學生詩人大喊吃不消的。對於那些經費匱乏的詩社,拮据倒也有拮据的做法,除了以報紙形式(如淡大的《拓》)營造粗糙的美感,手工詩集也是可考慮的做法,師大噴泉詩社於2002年推出的便當詩集《流體》,塑膠便當外盒的包裝、供讀者自行拼貼組合的配件,饒富裝置藝術和讀者參與的趣味。

六、跨校詩社/刊的板塊拼圖
除了前文所列以個別校園為單位的詩社/刊,跨校結社亦引人矚目,九○年代中後期新生的詩社區當中,以植物園、晨曦詩刊聲勢最為浩大,前者以草創期的參與人數規模引人注目,後者則因網路詩社區先鋒的身份及特殊的經營模式而讓人不得不注目。

1.植物園
植物園創立之初,結合了台灣由北到南共十餘所大專院校,包含文、理、法、商、醫、軍……十餘種不同科系,四十多位青年詩人及新詩愛好者。楊宗翰在1994年出版的《植物園詩學季刊》創刊號以〈時代,我們來了〉(2002:185)一文喊出「新校園詩人」的口號,其精神踵繼紀弦的「大植物主義」,將自己置身於傳統之中,取法其長,揚棄其短。該刊的編輯目光宏大,不但耕耘創作也要耕耘評論,不但跨校還想跨國,欲與大陸、新馬、西方詩人互動,其目標是「向校園詩刊看齊,進而超越校園詩刊;向現代詩壇學習,進而影響現代詩壇」。是的,植物園追求「影響力」,單一校園裡的詩社向來對詩壇的介入性低,跨校的植物園則靠著眾志成城的企圖心打響了雷聲,一時之間頗有繼承八○年代年輕詩刊衣缽之氣勢。

不過植物園詩社的經營短短一年內便臨危機,分散各地的成員聯絡聚會不易,出刊經費亦是沉重壓力(楊宗翰,1996:51),社員創作人口僅佔局部也是個問題,羅任玲在「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1996:706)上指出這乃詩社的「幽靈人口現象」,反映了九○年代特有的「個人化、疏離化」特質。兩年之內繳出四期精采成品之後,社員人數已萎靡到十四人,不過十四人若皆是精英倒也相當可觀,林怡翠、孫梓評、何雅雯、邱稚亘、林思涵、潘寧馨、洪書勤、楊宗翰等人都是七字輩(1970年代出生)中後段班較早受到詩壇注意的新人,至今仍維持著不錯的文學活力(創作、編輯、評論等),後六者還於1998年出版合集《畢業紀念冊—植物園六人詩選》,「畢業」宣告著某一詩社/刊的歷史終結,也宣告著詩苗已成小樹。

2.晨曦詩刊
創立於1996年的晨曦詩刊開創了詩社/刊的新形式,企圖藉由電子佈告欄 (BBS)的公開園地從事新詩質量上的推廣、新詩文化的普及,其經營模式前所未有,做法是先在各BBS站廣設連線詩版,再邀請各版主及一些版友組成編委會,編成平面詩刊(高世澤,1996:1-3;GST,1996:1-5)。

晨曦詩刊的成員以校園中的新詩寫作者為主力(有些則剛自學校畢業),其特色乃採取較為民主分權的集體審稿制和跨媒體(先網路後平面)經營策略,然而在出版平面詩刊六期之後便中輟,原因為經費有限、人力不足(須文蔚,2001:17),這是所有校園詩刊容易面臨的老問題。另一方面,晨曦詩刊的組織結構較為鬆散、缺乏穩固的領導制度(須文蔚,2001:17),一但成員們熱情消退、或面臨社區危機(如匿名攻擊、網路管理權力濫用、內部紛爭擴大),將難以採取及時有效的維繫行動,這也是加速晨曦衰落的可能因素。

七、校園詩刊網路化
其實,在九○年代中後期除了晨曦詩刊之外,還有幾個設有詩版的BBS站,例如中山大學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海洋大學田寮別業、政大貓空行館、大紅花的國度、淡江蛋捲廣場等。此時林立的各詩版都可算是另類的校園詩社,因為當時BBS的使用人口以學生為主,在詩版活動者自然多是校園中人。一開始不同學校(校方或其學生)建立的BBS站有其地域性,例如中山大學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的使用人口自然以中山大學學生為主,但是很快地,由於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使得各個詩版由「地域聚合」轉為「興趣聚合」,詩版上流連著來自各校的愛詩者,在其中發表創作、交換資訊、品評彼此、閒聊八卦、情感交誼,詩版既是媒體(功能有如詩刊)也是互動場所(功能有如實體聚會),至此「刊」與「社」是確確實實徹底「一體兩面」了。

跨入新世紀,WWW詩社區的光芒漸有掩蓋BBS詩社區之態勢,WWW使用人口更多更廣,介面普遍更加花俏親和,吸走了一批BBS詩版上的人口,大眾類的新詩社區譬如鮮網、日光溫暖文學報、優秀文學網、野葡萄文學網的新詩發表討論區,小眾類的新詩社區量絕不少於大眾類的,例如喜菡的有情世界、楓情萬種文學網、文學創作者、心詩小站、明日報個人新聞台逗陣網「我們這群詩妖」和「我們隱匿的馬戲班」、壹詩歌等。只是使用人口的多元化,卻也淡化了網路詩社區的校園色彩,如果一連上網路便可與世界各地的華文新詩同好交流切磋,侷限在單一校園內的校園詩社/刊是否還有存在必要?

世紀之交,各大詩刊對於青年詩人結社的討論,焦點已從校園詩社轉移到網路詩社區,翻翻2001到2002年《乾坤詩刊》「網路詩界」 專欄及其他詩刊的新世代專輯 ,當可印證。到了此時,本文的問題意識或許也該從善如流,從「校園詩社的網路性格」轉換成「網路詩社區的校園性格」了。

八、網路促成校園詩刊質變
校園詩刊的網路化和跨校化,兩者是同步發生的,網路聚合的低成本,有助校園詩刊開拓新路,同時卻又似乎否定了校園之必要。其實,從正面的角度來看,網路資源的易得性使得社員的作品互動、日常討論和社務聯絡更加便利頻密,跨校交流更是家常便飯,這未必導致實體校園詩社/刊的消亡,根據筆者對於幾個網路詩社區的實際踏查結果,線上聚合往往伴隨著線下聚合,兩種互動模式呈現互補關係(林德俊,2003:88),因此,校園詩刊網路化的意義是詩社人事可以更加精簡、不必追求一個固定的社辦公室,而實體聚會仍會存在,只是其部分功能被網路取代了。

到了網路化時代,實體、平面依然難以令人忘情,否則為何在線上擁有一片天的晨曦詩刊還要出版紙本詩冊。這種先網路後平面的案例可說是前仆後繼,聚集了一批南一中詩人(含畢業及在學)的與南共舞BBS站詩版,2003年初也推出了紙本合集《條碼空隙》,宣告著:「我們不僅在網路上發表,也希冀與平面聯繫」(doorlo,2003:3)。究其因,第一,平面閱讀人口與網路閱讀人口不盡相同,第二,紙本詩冊有其獨特的呈現質感。如今各個校園詩社幾乎都有了網路配備,未來在營構校園詩刊的「平面」舞台時,或可繼續思索這個舞台的「網路不可取代性」,例如在版型、編排、包裝上開發紙本的可能,使網路與平面相輔相成,相映成趣。

參考文獻
1. 焦桐,〈現代詩刊〉,《台灣文學的街頭運動(一九七七~世紀末)》,時報出版,1998。
2. 張默,〈詩刊編目〉,《台灣現代詩編目1949—1995修訂篇》,爾雅出版,1996。
3. 黃粱,〈台灣當代詩的新版塊—新世代風格特徵與文化現象觀察〉,《現代詩》復刊第30、31期合刊,1997。
4. 楊宗翰,〈時代,我們來了〉,《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文津出版,2002。
5. 楊宗翰,〈頑硬齒牙間某些泥軟的聲音〉,《創世紀詩雜誌》第109期,1996。
6. 羅任玲,〈二十一世紀新詩探勘〉,《台灣現代詩史論—台灣現代詩史研討會實錄》,文訊雜誌出版,1996。
7. 高世澤,〈創刊序〉,《晨曦詩刊》創刊號,1996。
8. GST,〈序〉,《晨曦詩刊》第二期,1996。
9. 須文蔚,〈台灣網路文學作家社群特質初探—以晨曦詩刊為例〉,發表於「多媒體.文學.台灣」學術研討會,中興大學外文系主辦,2001年10月13日。
10. 林德俊,《台灣網路詩社區的結構模式初探》,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11. doorlo,〈空隙裡的序〉,《條碼空隙》,王浩翔、蔡靜芳出版,唐山寄賣,2003。
文學與藝術
都是社會
林德俊
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6-12,12:31 am
來自: 動物園

文章游去病 發表於 2003-06-30,12:13 pm

你說「新詩愛好者本不只創作者,參加校園詩社/刊而不寫詩,就失了作為社員的合法性,這是有待導正的誤識 」,的確如此,我也是這樣認為。只是一群寫詩的在一起難免有些創作甘苦談之類的,這時不寫詩的就比較難加入,對社團向心力就不夠。當然,這是在前者為多數,後者為少數的情況下。反過來看,若不寫的居多,則寫的﹝嘿嘿多半比不寫的更沒風度﹞,就走人了。再看當今詩壇,怎麼能容忍一個不寫詩的詩社呢?況且總是無法把稀少的人口分成寫詩的、不寫詩的;所以可能算不上合不合法的問題,比較像是自然演化,自然必須如此而已。

況且,寫詩和演奏樂器畫油畫等更需要基礎的活動,寫詩簡單了些。就成了入詩社非寫詩不可的了。


「這些詩刊多數壽命不長,一方面是文學大環境不佳使然,另一方面也與年輕人的不安定性或有關聯,太多其他好玩的事物等著去探遊,畢業後更加迫切的生活問題等著去面對,新詩作為一項志業,似乎到後來只有極少數人(學院人、編輯人、有錢人、不在乎錢的人……)得以具體實踐。 」唉,有時為了省錢,往往是不用社費而讓大家攤,較諸其他聯誼性社團隨便送個舊就是五六千的,實在讓我脫口「大家攤」時於心不忍,更兼人沒多少,要攤起來負荷很重的情況下..........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的《國文天地》開闢「大專文學社團」專欄,當中所介紹的社團十之八九為「詩社」」,我高中就是這樣子認識長廊的。

「如果一連上網路便可與世界各地的華文新詩同好交流切磋,侷限在單一校園內的校園詩社/刊是否還有存在必要? 」我一開始上網的時候,看到大家熱烈的討論與寫詩,情況遠勝詩社,也有這個疑問。不過我的想法是,網路並非無遠弗屆,或者說,對於人的偏好與使用習慣來說,並非如此。就算這個站,各路人馬雲集,各個版面的人也多半都在各個版面,就更別說那些其他的站台與不為人知的站台了,這種侷限可能亦是一種侷限?

只是隨便說些感想而已,潦草勿怪

:shock:
游去病
迷詩家
 
文章: 10
註冊時間: 2003-06-20,11:00 am

文章鯨向海 發表於 2003-06-30,6:39 pm

林德俊 寫:*

愛詩者,在其中發表創作、交換資訊、品評彼此、閒聊八卦、情感交誼,詩版既是媒體(功能有如詩刊)也是互動場所(功能有如實體聚會),至此「刊」與「社」是確確實實徹底「一體兩面」了。



嗯嗯。我最喜歡上面這個觀察。

資料收集面很廣,大學我因為沒有詩社可以參加
所以就只能參加網路詩社了。

又我看小熊常常專攻這種詩外圍活動的論文
這種論文其實有個我不太喜歡的特色,
就是詩人獨特性其實都不見了,詩藝也無關緊要了
(譬如那麼多詩社,我並無法從這篇論文中
看出他們的詩精神有什麼不同,
社員們對詩的喜好有何不同?他們的結社怎樣影響了他們的創作風格呢?)
只剩下一團一團的什麼而已。
不過或者詩社會學就必然會這樣吧。
這種田野調查方法學,重點是「田野」,
而不是生活在田野中的「某個人」是不是?
(我是門外漢,這樣的說法不知道適不適當?)

啦啦山好玩嗎?那些神木像是啦啦隊嗎?
你發現了其中有一棵神木最美嗎?


==
我這樣留言會不會很不識好歹啊
啊啊只是一點個人感受和癖好,
請原諒。
鯨向海
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242
註冊時間: 2003-06-14,10:24 pm
來自: 你不會想去的地方啦

文章林德俊 發表於 2003-06-30,9:02 pm

鯨向海 寫:
又我看小熊常常專攻這種詩外圍活動的論文
這種論文其實有個我不太喜歡的特色,
就是詩人獨特性其實都不見了,詩藝也無關緊要了
(譬如那麼多詩社,我並無法從這篇論文中
看出他們的詩精神有什麼不同,
社員們對詩的喜好有何不同?他們的結社怎樣影響了他們的創作風格呢?)
只剩下一團一團的什麼而已。
不過或者詩社會學就必然會這樣吧。
這種田野調查方法學,重點是「田野」,
而不是生活在田野中的「某個人」是不是?
(我是門外漢,這樣的說法不知道適不適當?)



鯨所言關乎研究興趣的不同和文章處理重點的差異
集體行為也有其獨特性可言
詩藝和社會也有其必然(也許間接)的關聯
文學社會學也可以探究詩的獨特性和詩藝
譬如探究某人詩作的當代性
就是一個相當文學社會學的題目
詩與詩
詩人與詩人
詩藝與詩藝
之間
有同也有異
集體的獨特性與個人的獨特性
有時一樣有趣
不過有不有趣
個人之間有所差異
但換個角度想
其實是兩群(或三群四群...)個人間的差異
文學與藝術
都是社會
林德俊
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6-12,12:31 am
來自: 動物園

其實鯨提出了幾個的問題意識

文章林德俊 發表於 2003-06-30,9:10 pm

其實鯨提出了幾個的問題意識:
那麼多詩社
他們的詩精神有什麼不同?
社員們對詩的喜好有何不同?
他們的結社怎樣影響了他們的創作風格呢?
這相當文學社會學的關懷視角
如果從現成史料找不到答案
就得試著用
訪談
問卷調查
詩人詩作蒐集及文本分析
等方式主動累積資料
也許可以用一個大型研究計劃來探討喔
文學與藝術
都是社會
林德俊
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6-12,12:31 am
來自: 動物園

網路也有其局限性這樣的想法

文章林德俊 發表於 2003-06-30,9:17 pm

謝謝游去病以過來人身分發表相關心得
網路也有其局限性這樣的想法
發人省思
我其實也認同這樣的想法
文學與藝術
都是社會
林德俊
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6-12,12:31 am
來自: 動物園


回到 〈小熊談詩論藝〉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