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朗誦詩

認識朗誦詩

文章向明 發表於 2004-05-26,8:40 am

  朗誦詩原在文字發明以前就已存在。那是當時唯一發表詩的方式。譬如《詩經》裡面的〈國風〉就是採用民間口頭上傳誦的詩,後來經文字整理編纂而成。古時候的詩人完成一首詩,常常會刻意的大聲朗誦一番,搖頭晃腦的,以聽聽詩是不是很順暢,節奏感是不是很自然。詩人們雅集,也各自吟誦自己的詩作,共同欣賞,也是藉此發表。可以說古詩由於具有詩的秩序性和音樂性,既可以用文字發表,更可以用聲音發表。這大概也是朗誦詩可以繼續成長的部分原因。

  然而真正有「朗誦詩」這一名稱應是我國對日抗戰時期。當時基於宣傳的需要,就像當時盛行的街頭劇,朗誦詩便跟著興起,而且發展得很快,一時之間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朗誦隊伍,而且更有專寫朗誦詩的詩人。像老詩人田間便是朗誦詩的始作俑者,他的詩都是短句,一句一句經過訓練有素的朗誦者的口誦,便像釘子樣鑽進人的心中,非常具煽動性與殺傷力。像這樣節奏短促,蓄滿情緒爆破張力的詩,確實可以激發同仇敵愾、齊一抗日的心理。

  政府搬遷來台以後,也帶來了朗誦詩的風氣。當然是為了反共宣傳。當年時常舉行的戰鬥晚會和各種紀念會,數千人的集會中開場的時候一定是一首朗誦詩。詩是慷慨激昂的,聲音是高亢磁性的,所以很能打動人心,鼓動情緒,轉化氣氛。但是這種像注入興奮劑一樣的朗誦詩,慢慢隨著時代的進步,以及民智的開發而變得沒落了。再加上兩岸情勢日趨緩和,不再是勢不兩立,很多堅持都不再那麼強烈,那種誇張的,口號標語串成的朗誦詩再也沒有人寫了。現在的朗誦詩可說已經還原給詩文學本身。

  因此在朗誦的選材上可以非常開放的大膽選擇,在表現的方法上更可發揮創意。但是不要忘記朗誦詩是要用聲音將詩意傳達出來,聲音一閃而過,如果聽的人不能在那幾秒鐘之內就把詩意反應過來,那跟著而來的下一句更會摸不著頭腦,整首詩也就會不知所云。所以朗誦詩不但要吐字清晰,掌握節奏,最主要的是選的詩要適合朗誦,詞清字順才能達到效果。而過去採用的那些一味陽剛性的詩,叫囂式的朗誦方法和灌輸式的教育方式,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現在的大環境和新思維,現在的朗誦詩應該從自身周遭的生活上取材,對當前的處境表露關懷和互勉之意,希望透過詩的浸潤將青年人健康活潑的一面表現出來。

  曾經來台參加國際詩歌節的諾貝爾獎詩人沃考特(Derek Waleatt)曾對時下的詩說過幾句令人深思的話。他說:「時下詩人不打算寫詩讓人記憶。只寫在書頁上,不打算讓詩離開書頁進入他人的記憶。」確實,詩不應只是躺在書頁裡的鉛字,塵封在書架上讓人遺忘。名詩人鄭愁予也曾主張「詩要離開書頁,其藝術性與完美性得先活生生地站起來」。我們認為讓詩用聲音發表出來,便是詩離開書頁,將鉛字化身蝴蝶飛入他人記憶的最好方法。因此我們大聲疾呼:讓詩飛揚起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向明
台灣詩學同仁
 
文章: 153
註冊時間: 2003-12-26,11:09 am

回到 〈朗誦詩〉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