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講堂

修辭講堂

文章古嘉 發表於 2005-07-19,12:15 pm

  小妹在這裡當一個抄書匠,介紹一些修辭。一方面,提供修辭這種工具,讓大家便於賞析文學作品或創作文學作品;另一方面,之前答應莫傑,要介紹「用典」。所以,修辭學開場,先介紹「引用」;這我個人習慣以「用典」稱呼之。


【用典】(引用)

  引用,實際包含「引」和「用」,目的不完全相同。寫詩,重點要學「用」,才不會讓詩僵化;國小作文教學,要先學「引」,因為這是較基本而能使用順暢的。

  初等、中等教育,在教修辭時,將「引用」這個修辭格名稱限制在「引」(可參看王慈霞)。我記得,國中開始出現「用典」這個修辭格名稱,補「引用」的「用」遺失之不足;高中,更出現「脫胎」這種修辭格名稱,講變形、深化的用典方式。修辭的分類與名稱相當繁雜混亂,我盡量找舉例完整的說明抄寫給大家。

資料出處 http://staff.whsh.tc.edu.tw/~huanyin/anfa/any/anfa_anything_11.htm
王慈霞的語文常識網頁http://163.26.9.12/noise/hcjh-ca/5-a.htm
          http://163.26.9.12/noise/hcjh-ca/5-b.htm

  ※本文內容若有謬誤,請各位詩友不吝賜教。感謝!

引 用
  引用又稱為引語、援引、用事、用典、事類等。這是在句子中有意借用別人的話或成語、諺語、典故、故事、格言、警句等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引用有〔引〕和〔用〕兩個部分:〔引〕的格有〔明引〕和〔暗引〕兩種;〔用〕的格式有〔正用〕〔反用〕和〔化用〕三種。


明引:是注明出處或作者的引用。例如:
   莊子曰:〔用志不紛,乃凝於神〕〔梁啟超 敬業和樂業)
   • 白香山詩云:「大珠小珠落玉盤」,可以盡其妙處。〈明湖居聽書〉
   • 客曰:「『月明星稀,烏雀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赤壁賦〉
按:作者引用〔用志不紛,乃凝於神〕的因果句,說明敬業就需專注於一行業,不想本職以外的事物。

暗引:是不注明出處或作者的引用語。例如:
  有風度的運動家,要有服輸的精神「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正是這種君子。〔羅家倫 運動家的風度〕
按:作者借用「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風度說明君子應有服輸的精神,卻不明白指出引文出自論語。
  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廉恥〉
註:前句典出論語;後句典出詩經。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詞選-賀新郎〉
註:用漢代李陵、蘇武的故事。

正用:也稱正引。引文的原意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一致。作者既可用明引,也可用暗引。例如:
  書不云乎:〔好問則裕〕  (問說 劉開)
按:作者引用書經的話:〔好問則裕〕說明本課主旨:好學之外尚需好問。

反用:也稱反引。引文的原意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作者既可明引也可暗引。例如:
  王安石讀蜀志書云:〔無人說與劉玄德,問舍求田意最高〕
按:本來劉備譏評許涘求田間舍,無憂國之心,現在安石一反其意,於是被逼抽身國政的心事,表現的更為沉痛。

化用:也稱化引或出新。這是借文另引出新意的引用,形式上可以增減引文詞句,使之與自己的話融為一體。有人更把化用稱為點化,看作是一種獨立的修辭格,例如:
  杜甫 旅夜抒懷: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 月湧大江流
按:此詩杜甫作於西元七六八年。而李白在西元七二四年作有〔渡荊門送別詩〕:
     渡遠荊門外  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杜詩末二句是從李白末二句變化出來。但李白詩所寫的是日間舟行時的暫時景象,杜詩寫的是夜間停船時的仔細觀望,並改寫的是地上景為天地流覽:黑夜裡星繁月朗,莽原洪波,氣勢涵渾,所以膾炙人口。

一、依形式來分:

a.明引
  例句:因此,在刀下的前一剎,多多唸幾句佛,願她們早出苦海, 也就盡心了,倒不必學梁惠王那套「眼不見為淨」的理論, 不吃雞改吃鴨o「君子遠庖廚」固然是美事,不過,想起君子筷子所夾的,湯匙裏所勺的,全是從庖廚裏出來時,倒是讓人頗不以為然。 (簡 媜 <<月娘照眠床.村雞小唱>> )
  分析:「君子遠庖廚」是孟子用來稱讚梁惠王的仁心,在此引用來表示一種「頗不以為然」的心理。吃雞卻要遠離廚房,好像自己不殺生似的,將感情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

b.暗引
  例句: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 (白樸 <中呂 陽春曲> )
  分析:「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出自唐代詩人羅隱的<自遣詩>,原句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兩句詩是勸人要能及時行樂,何必去管身後的煩擾呢?在此白樸引用此句詩來剖析人生的道理,用來勸人珍惜目前。增加了曲中的說理與可讀性。

c.化引(意引)
  例句: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李 煜 <一斛珠> )
   分析:用「櫻桃」來代表嘴唇的鮮豔與小巧,以此形容歌女的嘴是很貼切的。而此句是將白居易的<詠侍姬詩>:「櫻桃樊素口, 楊柳小蠻腰。」改用,引用其形式。

二、依內容來分:

a.正引
  例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兌命>曰:「念終始典於學」。其此之謂乎!( << 禮記.學記 >> )
  分析:「念終始典於學」是指意恆思念,自始至終常在於學也。引用 <<尚書>>中的話是為了加強作者這段話的意思。琢磨玉器和學習一樣,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而且要能持續不斷。因此在此 引用這段<<尚書>>的話,的確很貼切。

b.反引
  例句:「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升菴詩話 卷八>> )
  分析:這是批評杜牧的七絕詩<江南春>,升菴先生認為杜牧對於地理,以及人的聽力、視力都沒有概念,認為若是範圍減為十里,就可以將詩中所提盡收眼底,盡情享受視聽的快樂。雖然他的批評並不正確,因為「千里」正可呼應題目中「江南」的範圍。不過他引用原文卻可以佐證自己的意見,令讀者也有一種贊同之感。

c.意引(化引)
  例句: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范仲淹 <蘇幕遮> )
  分析:「黯鄉魂」是將江淹的<別賦>的「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的意思轉用在此句中。更加添別離的相思,愁的滋味。

d.引經
  例句:<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大學章句>> )
  分析:引用古書<康誥>中的句子來說明心誠的程度要像「赤子」一樣。更加具有說服力。

e.用典
  例句: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李 端 <聽箏> )
   分析:周瑜任建威中郎將時,年僅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又通曉音樂,聽到別人奏曲有誤,必定回頭看,時人稱為:「曲有誤,周郎顧。」此詩中彈箏的是一女子,為引人來聽曲而故意彈錯, 引用「周郎顧」的典故,增添詩中的趣味。

f.出新
  例句:梁惠王兩眼淚巴巴,叫一聲孟二哥:汝上前來聽俺說話(梁惠王曰)。俺老子當年誰不怕(晉國,天下莫強焉)?這句話瞞不過汝老人家(叟之所知也)!到如今是俺當家(及寡人之身),東邊山東老兒打一架(東敗於齊),就丟了我一個大娃娃(長子死焉);西邊又與那陝西老兒打一架(西喪地於秦),去了我一個二百二,又一個四百八(七百里),南邊與那湖廣蠻子打一架,他要我稱他聲爸爸(南辱於楚),真是羞煞(寡人恥之);俺今兒要想一個報仇的方法(願比死者一洒之)!孟二哥,汝的高才就請說了罷(如之何則可)?(中國式幽默下篇 <仁者無敵> )
分析:這一段文字是從 << 中國式幽默 >> 中選出的,是有人將改寫 << 孟子.梁惠王 >>其中一段敘述「仁者無敵」。以國劇西皮慢板唱出。改得很合乎原本的意思,而且也是趣味十足。有讀過 << 孟子 >> 的人一定對其原意不陌生,改成西皮唱法更令人有會心的微笑。在滑稽中頗收通俗之效。
古嘉,著有短篇小說集《古嘉》、散文集《13樓的窗口》、詩集《詩領域》。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 ... 0010291161
詩集販售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 ... 809#detail
頭像
古嘉
卸任版主
 
文章: 737
註冊時間: 2003-09-19,3:19 pm

Re: 修辭講堂

文章古嘉 發表於 2006-03-05,11:45 am


【譬喻】(比喻)


  譬喻法(又稱比喻法),乍看之下很簡單,是國小中年級就會接觸的修辭。但是,要說譬喻法可以用得貼切、精深,卻不容易。也就是如此,亞里斯多德才會說:「比喻是天才的象徵。」

  我國修辭學宗師黃慶萱,將譬喻法分為「明喻、暗喻、借喻、略喻」四大類,以「喻體、喻詞、喻依」間的關係和呈現方式為分類標準。他的分類,是教科書採行的標準,也是其他多數修辭學家參考的準則。

  不過,在他的分類基礎上,還是有些修辭學家補充譬喻法的其他要素,或增加類別。比如,http://staff.whsh.tc.edu.tw/~huanyin/anfa/any/anfa_anything_11.htm ,就將譬喻法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引喻、略喻」五大類,多出「引喻」。(古嘉注:我不認為有「引喻」這種譬喻法。) 而「喻體、喻詞、喻依」是譬喻法文句當中會出現字詞的部份,但譬喻法的完整,精神上必須有「喻解」的存在。

  喻解的意思,是告訴讀者為什麼要這樣比喻。我拿唐捐老師曾用的例子,「人生像夜壺」。「人生」是喻體,「像」是喻詞,「夜壺」是喻依。不過,為什麼人生像夜壺?這就需要說明了。我們可以說,「人生像夜壺,放愈久愈臭」;也可以說,「人生像夜壺,需要時常清洗」。「放愈久愈臭」和「需要時常清洗」是兩種不同的喻解,也造就了差異極大的結果。喻解雖然重要,但在句型文法上,對「明喻、暗喻、借喻、略喻」的區別沒有影響,是以接下來的說明暫且按下不表。

  對於譬喻法這個修辭格,我個人有一點小小的看法,所以,以上數段是自己寫的;以下,「基本譬喻法的變形」是自己寫的,其餘則來自http://staff.whsh.tc.edu.tw/~huanyin/anfa/any/anfa_anything_11.htm

  ※本文內容若有謬誤,請各位詩友不吝賜教。感謝!

延伸閱讀:黃慶萱的《修辭學》
     蔡謀芳的《修辭格教本》

  ※本文內容若有謬誤,請各位詩友不吝賜教。感謝!


1. 定義:

  凡二件或二件以上的事物中有類似之點,說話作文時,運用「那」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方說明「這」件事物時,就叫譬喻。


2. 譬喻三要素:

  譬喻由「喻體」、「喻詞」和「喻依」三要素配合而成的,「喻體」是所要說明的事物主體;「喻依」,是用來比方說明此一主體的另一事物;「喻詞」,是連接喻體和喻依的語詞。(古嘉注:其實還有喻解,只是通常不會寫出來。)


3. 譬喻的基本方式:

(1)明喻:喻體、喻詞、喻依三者兼備
 A.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陳冠學 田園之秋)
 B.去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甘績瑞 從今天起)
 C.愛情走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周杰倫 龍捲風)

(2)隱喻: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繫詞」如「是」、「為」、「成為」、「等於」等代替。
 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徐志摩 再別康橋)
 B.村舍語樹林是這地盤上的棋子。(徐志摩 我所知道的康橋)
 C.青春是挽不回的水,轉眼消失在指間。(五月天 瘋狂世界)

(3)略喻:省略「喻詞」,只有「喻體」、「喻依」
 A.女人心,海底針。(俗語)
 B.時間,愛情的試金石。(呼嘯 家園戀)
 C.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4)借喻:省略「喻體」、「喻詞」,只剩下「喻依」。
 A.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 子罕篇)
 B.「手心也是肉,手背也是肉,我絕不偏心。」羅秋圃肯定地回答。(墨人 秋圃紫鵑)
 C.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4. 譬喻的原則

(1)喻體與喻依不可太過類似,必須是不同本質的東西。如:小寶長得像他媽媽。這並不是譬喻。

(2)喻依最好是大家所熟知的,較具體的。


5. 基本譬喻法的變形

(1)句中喻:此譬喻法本身不能單獨成立,而需要當做名詞,配合適切的動詞,寫成完整的句子。通常,使用「句中喻」(譬喻法的一種) 修辭格的文句,用「形象化」(轉化法的一種) 修辭格解釋亦可。(注意,不是所有喻體和喻依的關係都能用此種方法呈現,「的」字的表現必須不是所有格才行。)「喻體」+「的」+「喻依」= 當名詞用的句中喻。
 (注:「句中喻」是暫定名稱,若找到哪本修辭學的書有寫這種方法,我再補充上來,修改自己原本的想法。)
 A.人生得學著先播下忍耐的種子,再收割成就的果實。 (《易傳傳說》〈蒙〉)
  解釋:「忍耐的種子」是句中喻,「成就的果實」也是,它們是為了配合播種與收割的動詞而成。寫成基本的譬喻句會變成「人生得學著先忍耐才會有成就,就像要播下種子才能收割果實」。
 B.哪個方向/我可以用信任的磚石/鋪砌愛的橋樑 (《詩領域》〈島與島〉)
 C.成功是用一塊塊的苦磚舖成的 (某年國中考高中的考題)
古嘉,著有短篇小說集《古嘉》、散文集《13樓的窗口》、詩集《詩領域》。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 ... 0010291161
詩集販售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 ... 809#detail
頭像
古嘉
卸任版主
 
文章: 737
註冊時間: 2003-09-19,3:19 pm


回到 〈創作經驗〉&〈新詩教學〉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7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