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世紀之交,詩壇十大

版主: 楊佳嫻

【討論】世紀之交,詩壇十大

文章楊佳嫻 發表於 2003-09-15,12:08 am

以下這篇,其實也算是詩歌節相關宣傳文章,
不過是從另外一個好玩的角度,
不直接談詩歌節,而是談談1997-2003之間詩壇之間受矚目的事情。
可能有漏,可能有太過主觀之處,
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

暴走‧狂歡‧傳奇       /唐捐˙楊佳嫻

羅智成在《夢中書房》中曾以優美歎惋的語氣寫著:「不要把我們的距離再乘上一個世紀/我們付不出這麼巨大的惋惜」,在舊世紀與新世紀的交會,地震、乾旱和颱風交互侵襲,而島嶼依舊新生璀璨的時刻,詩仍恆常存在,應對著世界和個人的內在交通,發揚智性和抒情嵌錯平衡的形式,以美麗撫慰美麗,以敏銳回答敏銳。

以公元兩千年為基準,往前後各推三年,在將近七年的時域中,詩壇既孤獨又熱鬧。孤獨的是,詩刊的維繫,作品的發表與出版,益發艱難;熱鬧的是,詩的讀者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少,且不吝於釋放善意和觸動,而詩的作者們也從未懈怠,久違的重要詩人出版新作,中生輩詩人寫作不輟,新進的寫手嶄露頭角,均能見其堅持與崢嶸的一面;而文學場域的變遷,老刊物和新刊物爭鳴,平媒與網路各有風雲,同樣使人凝注與深思。

一年一度「台北國際詩歌節」昨日登場,在交流與歡會之外,我們也願意殷勤回顧,重新整理世紀之交詩壇種種。以下十件大事,不分個人或現象,而純就對於當代文學風潮、藝術高度有塑成、影響、介入改變之功者,作一扼要的提挈,以梳理文學的記憶,當中或有一二主觀評析,亦無損其價值。

1
《壹詩歌》暴走現身


由可樂王、木焱、葉蜉、劉亮延等年輕文藝創作者,無給制熱情暴走策畫的半年刊詩雜誌《壹詩歌》,號召六年級創作者不分文類加入,是世紀之交新文藝刊物最使人驚喜的。其內容結合兩岸新生代詩人,旁及影像、論述、音樂等,展現狂熱與鮮豔的氣息,一反過去詩刊穩重甚至失於平淡的格調,真正以年輕人為主體,獲得頗大迴響。參與者的行動力和理想性,不避通俗但不媚俗,營造出如巴赫汀所說「嘉年華」的氣氛和能量,加上商業出版社支持和網路傳播,使《壹詩歌》在良好基礎上能進一步發揮影響

2
六年級詩人 青春無悔第一擊


世紀之交正是六年級屆於二十五歲前後的時刻,過往的體驗、閱讀和寫作也已具備了初步的成績,鯨向海、楊佳嫻、林婉瑜、木焱、若驩、孫梓評等等於網路、平面媒體以及獎項等有所斬獲的年輕詩人,紛紛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他們背景各異,風格殊立,在書寫與選輯製作上皆有其嚴肅堅持的一面。其中不少人跨足其他文類寫作且小有成績,或參與書籍、刊物編輯事務,或發展影像、設計等,相當多元。今年出版的九歌版《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新詩卷,已有六位六年級詩人被選入,就新人的接納和肯定、世代的傳承上,特別有意義。

3
個人新聞台新浪潮


九○年代中後葉,尤里西斯文社、田寮別業、山抹微雲、貓空行館等BBS站聚集了不少優秀年輕詩人。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出現後,開拓了新的文學場域,乃至在網路報紙關門大吉後,仍然存留而迅速發展為龐大的發表與閱讀社群,且使得BBS寫作者大量出走,把較多心力放在經營WWW站台上。個人新聞台強調以作者作品的個人魅力吸引讀者,比BBS更加個人化,操作簡易,讀者群分布廣泛,互動熱烈,讓新聞台成為年輕寫手作品與意見的先發地、個人動態的佈告欄,且由於詩的形式較為精短,尤其適合螢幕閱讀,在出版市場對詩不具太大信心與善意的情況下,其對於現代詩生態的影響遠勝於其他文類

4
啊,夏宇風


繼大型拼貼實驗《摩擦˙無以名狀》(一九九七)之後,端出新作《Salsa》(一九九九),不抒情的抒情,夏宇就是有這樣的魔力使讀者驚奇;去年她自組「愈混樂隊」,灌錄唱片,公開演出時PUB外夏宇迷大排長龍,宛若市集。四年級詩人群中,對當代詩壇及後輩寫手影響最大的女詩人,莫過於夏宇,限量印行的《備忘錄》早已成為文藝青年的銀河夢幻之書,每有新作出版,必然引發話題和風潮。甫出版,設計成粉紅色電話簿的《現在詩2》,則明顯掛出夏宇的名字(據說是編輯群並未全數同意之故),「來稿必登」的「行動(大於詩的)藝術」,「美術(強於詩的)設計」,夏宇雖說這是「文本的狂歡」,但就成品看來,這可能更是「夏宇的狂歡」。

5
新詩刊吐焰,老詩刊變身


由夏宇、鴻鴻、莊裕安、翁文嫻等人合編的《現在詩》於二○○二年出版,大開本鑽洞的新鮮設計,配合名家作品和富有吸引力的專題,在愛詩人當中引發了討論。林德俊接下《乾坤詩刊》主編,大量引入年輕作者,改變封面與內頁編排,策畫新專欄,確實使這本老詩刊煥然一新,提高年輕讀者投稿和閱讀的意願,可見新生代介入文學場域的能量和企圖心。另外,《台灣詩學季刊》轉為《台灣詩學》半年刊,《藍星詩刊》復刊而轉為《藍星詩學》,均有走向學術、勵進詩學的意味。

6
世紀詩選,集體出擊


在蕭蕭的策畫下,爾雅出版社推出了《世紀詩選》,其中包含周夢蝶、洛夫、向明、張默、辛鬱、管管、商禽、席慕蓉、蕭蕭、白靈、陳義芝、焦桐等十二家,一家一冊,選錄該詩人各時期的代表作,具有階段性總結的意義。類似的出版品有黎明文化公司「中國新文學叢刊」的作家自選集,以及洪範書店斷續推出的個人詩選。但將文類集中於詩,並一次推出多冊,仍為罕見的手筆。在詩集被視為票房毒藥的書巿,展現了逆向操作的勇氣。這一類選集,基本上較能呈現詩人的成就,有時比見仁見智、五花八門的綜合性選集更加重要。

7
《漂木》開啟 長詩競寫的儀式


詩人洛夫以七十之齡,推出三千行長詩《漂木》,並首開詩歌連載的先例,備受矚目。本書為詩人「以二度流放的心情移居加拿大」之後的代表作,表現「生命的無常和宿命的無奈」,其間彙聚詩人操練熟極的意象、觀念與技巧,集其一生心血之大成,堪稱「力」作。甫於近日辭世的大荒有〈九聲〉,七十初度的辛鬱則有〈垃圾世家〉,這些詩都長達一兩百行,展現了寶刀未老的滂沛創造力。據說羅門、向明等詩人亦正醞釀創作長詩專集,似乎有逐漸蔓延為前行代詩人集體儀式的傾向。

8
傳奇詩人,重現江湖


以《還魂草》、《孤獨國》飲譽詩壇的周夢蝶,久矣不見新集,晚近則不僅有世紀詩選之結集,並同時推出《約會》及《十三朵白菊花》兩本新作,精緻稀有,彌足珍貴。此外,五○年代現代派運動中最銳利精敏的女詩人林泠,在長年的預備與醞釀之後,推出新集《在植物與幽靈之間》,展現了可觀的後勁。至於早年藍星詩社的健將吳望堯,於二○○○年出版《巴雷詩集》,雖屬舊作新刊,具有文獻出土的意味,仍為不可忽略的當代現象。

9
中堅世代的形成與壯大


五○年代重新開啟的台灣現代詩,經歷半世紀的發展,形成老中青均勻分布的完整生態。這似乎沒什麼特別,卻是重重斷裂的大陸詩壇所未嘗見的。八○年代被林燿德等人稱為「新世代詩人」的一群,現在被稱為中生代,他們多活躍於各種文化領域,成為詩歌創作領域的主力部隊。這不僅是指執編年度詩選多年的前行代詩人引退,交由中生代詩人接手之類的事情。更指他們出版的詩集逐漸構成詩壇的重要成果,例如焦桐的《完全壯陽食譜》、陳義芝的《我年輕的戀人》、羅智成的《夢中書房》、零雨的《木冬詠歌集》、孫維民的《麒麟》、許悔之的《有鹿哀愁》等等,都有可能是世紀之交的代表作。

10
台北國際詩歌節


二○○○年,台北市開始舉辦詩歌節活動,到今年已進入第四屆,其中包含兩年一次的國際詩歌節。以今年為例,邀請了來自美、加、德、法、荷、馬、澳、日、韓、港、大陸等十一個國家地區的十六個詩人及學者,並籌畫了十個類別四十個以上的節目,其中包含多媒體詩歌表演、詩人之夜、古詩吟唱、網路詩展、主題詩坊,以及各式的演講、座談與研討會等。這可能是華人地區最大規模的詩歌活動,其意義在於嘗試重新喚起詩與城市生活的關聯。這與出版於二○○一年由馬悅然、奚密、向陽合編的《二十世紀台灣詩選》中英文版類似,都展現了台灣詩壇積極與國際交流的企圖。

【2003/09/14 聯合報】
 
現在沙浮動著,碎成千萬粒刺眼的細光。視線模糊了。學期的最後一課已經結束。向著停車場走過去的胸臆及時萎縮成孔乙己,準備以殘廢的雄姿迎接在風中連綿幾百英里的金瑩閃亮的沙粒。  -----郭松棻
頭像
楊佳嫻
現任版主
 
文章: 92
註冊時間: 2003-06-13,10:07 am
來自: 椰林邊陲

回到 〈屏息的文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4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