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鼓吹詩論壇」之詩人足跡(12)陳思嫻——築一條從自我到社會的詩

「吹鼓吹詩論壇」IG版全新系列,將回顧那些曾活躍於詩論壇的詩人,見證「吹鼓吹詩論壇」的歷史價值,在「擴張詩境腹地」的當代源頭,如今已百花齊放,「聚在一起是一團火 散開之後是滿天的星星」。

於每週五推出,敬請追蹤。

「吹鼓吹詩論壇」之詩人足跡(12)陳思嫻——築一條從自我到社會的詩

文章葉子鳥 發表於 2021-01-08,10:49 pm

「吹鼓吹詩論壇」之詩人足跡(12)陳思嫻——築一條從自我到社會的詩

當體膚意外被月光凍傷
你張開如貝殼那啞然的唇型
我貼耳聽到海濤傳聲的回音裡
你未進化,瘖啞的咬字
正在淘洗我縮成化石的小名
---〈考古戀人〉

#吹鼓吹詩論壇IG版
https://reurl.cc/3N1D50

---------------

文/蔡知臻
陳思嫻是早慧的女詩人,但卻鮮少有人關注她,因為她的低調與默默耕耘,花了19年的時間集結第一本詩集《星星的任期太長了》(2020.09),綜觀整本詩集,詩人對社會時事與歷史事件的介入與反思,可以顯看出其意識與自我的思辨過程,包括關於九二一大地震的詩作、高雄氣爆詩、二二八詩等,就如同顏艾琳的推薦序所言:「歷史是有血肉的,由詩人的文字造出。」
陳思嫻畢業於靜宜大學中文系及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是文學本科的學生,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她學養的累積與現代詩創作的契機。她於2006年就以〈卓瑪嘉因〉一詩獲第二屆《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新詩首獎,出線於詩壇,但直至今年大家的討論度都不高,但從吹鼓吹詩論壇上可以發現,詩人於2003年至2006年於論壇上活動,且發表多篇詩作,發表的版面多以原住民詩版為主,兼在地誌詩版,社會詩版,俳句小詩版,贈答詩版,情詩版發表詩作。其中發表在原住民詩版,且收入到詩集《星星的任期太長了》的詩作〈考古戀人〉令人耳目一新:
浪退回了以水為陸的時代
我的髮絲貼著你的前額
流成了海藻
繾綣你的髮絲抗拒冰蝕
與夜的星霜。
羊水催化微凸的泡沫與夢境
妊娠的地殼不斷將陣痛
撕裂成海溝的皺褶
代理我們 懷孕一座島嶼的權利

黑潮追趕漁汛
奔跑的里程累成節氣
我們浸泡在鹹鹹的時間裡
睡著跌倒,醒著站起
練習覓食方式的演進
身體結痂的傷口
是海水反覆掀浪,醃漬的粗鹽粒
若無其事地漂浮。
而年齡仍在結晶之外逆行

當體膚意外被月光凍傷
你張開如貝殼那啞然的唇型
我貼耳聽到海濤傳聲的回音裡
你未進化,瘖啞的咬字
正在淘洗我縮成化石的小名

這首詩分為三節,第一節明顯看到詩人運用「身體」比擬海陸之變化、震盪與變革,從髮絲到海藻的比況,進而指出羊水引領的泡與夢,以及妊娠般的動盪與痛楚,最懷孕一座島嶼的權利,身為女詩人運用女體比喻大地,是常見的比喻方法,但詩人不只這樣,從第二節開始從島嶼到海上,感受黑潮的奔跑姿態,仿若與情人的耽溺情懷,「我們浸泡在鹹鹹(閒閒)的時間裡」我認為有雙關的詮釋空間,然傷痛的揭開與癒合,如身體結痂的反反覆覆,更如海水浪潮的翻滾,最後指出年齡是不結晶的,因為我們無法凍齡,反映了時間消逝與人生無常之感。第三節跳脫空間的限制,拉到光與聲音,月光的洗禮以及聲響迴音的縈繞,都是讓人成長變化的重要因素與契機,回應到詩題〈考古戀人〉的概念,藉由考古意象詮釋戀人的情感、姿態以及相處,甚至是對生命與時間的來回辯證與思考,詩人保有女性主體意識,兼及對情感的反悟,又試圖與歷史接軌介入現實,她的詩作繁複不易詮釋,更值得我們一直反覆閱讀,體會會更加深刻,且誘人。

#陳思嫻
#吹鼓吹詩論壇IG版
https://reurl.cc/3N1D50
#吹鼓吹詩論壇
〈考古戀人〉https://reurl.cc/Z7YlmQ

圖檔
葉子鳥
論壇站長
 
文章: 6335
註冊時間: 2004-04-09,7:16 pm

回到 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IG版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