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傷與反芻—戰爭的書寫與閱讀

版主: 林德俊

哀傷與反芻—戰爭的書寫與閱讀

文章林德俊 發表於 2003-06-24,9:41 pm

美軍攻伊那些天,媒體瀰漫著硝煙,一群又一群轟炸機投下幾百噸炸彈,上頭標示著「正義」、「解放」、「自由」,彷彿幾秒鐘後的血肉四濺,都將因這幾個漂亮字眼而正當化起來。一枚又一枚戰爭資訊從電視螢幕射了出來,在眼裡開花,或許畫面太過艷麗,熾烈白晝、漫天黃沙、夜中火光……,總覺像在欣賞一場驚心動魄的電影。在戰場遙遠另一端的我們,如何感受戰火下的驚懼與絕望,如果多數人無法真正體會箇中滋味,為何到處有人對戰爭大放厥詞?

想要了解戰爭,我們不需要視聽感官的臨場感,我們需要的是心靈的臨場感和清醒的頭腦,閱讀深層的戰爭書寫是不錯的途徑。台灣最近一波戰爭書出版潮,除了《眾神爭奪的國度:走過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戰爭與和平》這類紀實報導,也有理論及文學著作,理論如法國後現代理論家尚.布希亞的《波灣戰爭不曾發生》(麥田),該書欲指出一九九一年的波灣戰爭乃一系列軍事與政治操作的結果,配合著媒體報導而演示完成,世人所見乃戰爭的擬像,並非真實,此書論點激進,但著實有助於反思我們對戰爭的定見。

文學性的著作,朱西甯《八二三注》(印刻)及哈金的《好兵》(時報)兩本小說,皆從真實情境出發,從史實和親身經驗中變造出人物和情節,前者以八二三砲戰為藍本,後者的故事全發生在黑龍江,兩者都觸及了某個時期軍人和小老百姓的生活,時代價值不可抹滅。在文學小說中神入角色心理,逼視戰火中的人性,這過程所烙下的,是聲光畫面未必能夠帶來的深刻體悟。

全球化時代,國際性的反戰浪潮很快地傳遞到這個小島,「四一二反戰遊行」及當晚台大校門口的「為伊拉克兒童祈禱─台灣反戰之夜」把反戰情緒拉至了高潮,《如果遠方有戰爭》(小知堂)是這股力量的文字集結,收錄了四十九位本地詩人的反戰詩作。

余光中在這本詩選的同名詩作〈如果遠方有戰爭〉如是叩問:「如果遠方有戰爭,我應該掩耳/或是該坐起來,慚愧地傾聽?/應該掩鼻,或應該深呼吸/難聞的焦味……」,作者辯證著,面對發生在遠方的戰爭,該如何自處,對於血淚淌成的悲歌,該避開視線不見為淨,或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羞赧。這是一首討論戰爭的詩,也是一首寫給愛人的情詩:「我們在床上,他們在戰場/在鐵絲網上播種著和平/我應該惶恐,或是該慶幸/慶幸是做愛,不是肉搏」,詩行的語調困惑不安卻又隱隱透露著答案,因為也許有一天遠方的戰爭會狠狠降臨愛情,「你俯身在病床,看我在床上/缺手,缺腳,缺眼,缺乏性別/在一所血腥的戰地醫院」,究竟有什麼樣的真理能夠壓過生命?究竟有什麼樣的恨能夠把愛剝奪?這首成於一九六七年的詩作,深情而反諷,如今讀來依然震撼。

詩短小精悍、微型但綿長的特質,往往能夠對事件做出即時反應,與當下對話,本集有不少此類作品,例如大蒙〈寄語布希〉、羅智成〈有人要我寫一首關於反戰的詩〉等,戰火的餘溫猶灼燙你翻閱的指尖。詩人也許融化不了世界強權及蠻橫獨夫的驕傲與無知,卻可以喚醒人類情同此心的本性、打通萬眾被強辭堵塞的耳朵。理想的詩人們不會放棄相信:詩是抵抗戰爭的武器。
文學與藝術
都是社會
林德俊
版主‧論壇贊助
 
文章: 52
註冊時間: 2003-06-12,12:31 am
來自: 動物園

回到 〈小熊談詩論藝〉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