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作品編號055:〈 鐘聲〉等三首

版主: 編選小組

歡迎給予回應

1、讚
5
63%
2、嗯
0
沒有投票
3、唉
3
38%
 
總投票數 : 8

參賽作品編號055:〈 鐘聲〉等三首

文章詩獎參賽作品 發表於 2010-04-25,8:22 pm

作品編號055 寫:

1〈鐘聲〉

這時,風送來鐘聲,身邊的荷花忽然就響。不是香。

這是我對一座鄉村小教堂的瞬間感覺。白色簡樸的教堂佇立在池塘對岸。我看到教堂小頂部的輪廓高過一束紅菖蒲。

教堂的鐘聲被水一層一層折疊著。

望去,只看到教堂門口行人稀疏,往來的多是年輕的姑娘。騎車,或步行。有的還是大字不識的鄉村老太太。臉上滄桑,卻透出一臉飽和。

牧師是本土人,前街的,講一口地道的土語方言。我沒有笑。我知道耶穌的馬槽和這裏鄉村的馬槽一樣,都可以盛滿馬嚼夜草的聲響以及那些明亮的雅歌。

這些為數不多的鄉村信徒在教堂穿梭、忙碌。農忙之後,她們運輸著鄉村的露水,果實和荷花的聲響。

那一刻,又有風。我心裏一陣空曠。


2〈插花儀式〉

荷花前世一定是明月,不知人幾度能修成一枝荷花。

一匹鄉村的鼬鼠不行,一顆微卑的瓢蟲不行,一個張惶的人同樣不行。我也肯定不行。荷花就是荷花。修不得。

它跟隨我而至城市。僅僅三天時光,一屋子卻都是亮堂的。四壁掛著明亮的聲音。然後,荷花大約商量好,就一瓣一瓣開始歎息,垂落。在暗夜,荷花有自己的順序。

消失就消失吧。我如此安慰自己。

既然是一朵荷花,來到世上,就必將輪回。我早已分不清這一朵是否去年那一朵的重逢。一朵荷花扣門而入。它們的面龐一樣,表情一樣。像兩個重寫的漢字。


3〈瓦和花〉

臨走的時候,我帶走一片鄉村遺失的灰瓦。它們散落在鄉村的水邊。瓦,曾是大地的小巴掌。

瓦在鄉村還常見到。在現代城市裏,瓦近年愈來愈少相遇。成了一種記憶。城市早已忘掉了瓦,就像現在人們在電腦上寫文章,早忘了處理標點符號。

交射的霓虹燈上從來都不需要扣瓦,擴張展示還來不及呢!時裝發佈會上裸露部分不需要扣瓦,語言上不需要扣瓦,速度之上也不需要扣瓦。

我準備在這一片灰瓦上面刻字。刻一篇《心經》,去扣著心。

瓦是內斂收縮的。瓦沒有羽毛。

我有心思作一種瓦與花的對比。

一瓣荷花和一片瓦有時何其相似。氣質,性情。兩者輪換著在同一條河流裏行走,在無邊的時間裏一一出現過自己的身影。

瓦扣著風雨,荷花扣著夏天。



閱讀完後:
1、歡迎寫下300字以上的評語或感想。
2、回到投票帖去投下您寶貴的一票:http://www.taiwanpoetry.com/phpbb3/viewtopic.php?f=119&t=35527
詩獎參賽作品
編選小組
 
文章: 1012
註冊時間: 2009-07-30,12:58 am

Re: 參賽作品編號055:〈 鐘聲〉等三首

文章蘇家立 發表於 2010-08-24,6:29 pm

第一首鐘聲,給人十分恬靜,與喧囂隔絕的鄉村風光。藉由教堂及其隨風傳盪的鐘聲,將日常生活的平穩與悠然深植於老百姓的心中。透露出簡樸卻深刻的美好,在仰首揚睫間,在揮汗的農事裡,抑或什麼也不做,靜靜的傾聽人與人擦肩而過的那小小脈動也行。

第二首插花儀式,老實說我看得不是很懂,從前幾段可看出作者想要表達,萬物皆有其存在必要性及不可取代性,就算費盡千辛萬苦,也無法真正去剝奪或取代什麼。而後半段對於荷花的描述,或許是有放進對於愛人的思念──藉由另一朵叩門而入的荷花──可以猜想作者或許從插花這個動作,似乎蘊含著把心上人插入心坎之中的意思。至於提到「輪迴」,不知是否借指這份深情永遠不會凋謝或隨時間殆盡。

讀完第三首瓦與花,似乎又要推翻我對前一首的解讀。在此詩中,瓦是一種被發展快速的現實所淘汰的傳統美德,由於在實用度上跟不上科技發展,因而被人所遺棄,但它代表的樸拙和沉穩,是沒有辦法輕易被割捨的。再來提到的是瓦的功能性:在傳統的時代遮風避雨,風雨晦暗,可借指人類必然面臨的天然挑戰,瓦借指的是傳統倫理或規範,如果沒有它作為一切行為的準繩,或許什麼現代化都是虛妄。至於提到荷花,又牽扯到心經,我自己的解讀是以荷的本性借指不隨波逐流的心性,外是瓦片,內是荷花,外柔內鋼,可謂處事的修養。
我要把燭火放在心中孕育,等到變成太陽,再放牧到冰冷的雪地,驅趕最長的冬季。
蘇家立
分行詩版主
 
文章: 1185
註冊時間: 2006-09-13,9:21 pm


回到 第一屆台灣詩學創作獎──散文詩獎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8 位訪客

cron